第647章 上陽戰敗,帥見帥

寒冷侵襲。

戰場陡然爆發,山呼海嘯的廝殺,慘呼聲兵器聲,各種劍氣罡氣,不住的迸發。

音浪,也蓋不住傅希文咳嗽聲,是那麽的虛弱:“好強橫,這是王策的主力啊。”

四十萬戰靈軍,宛如一道鐵閘,死死的截斷了上陽東路主力的去路。

王策之前,就敏感的下令,讓韓信部向東路延展三十裏,悄然無息的讓出三十裏的空位給衛青。而上陽西路軍,分為兩股,其中一北上增援,並為主力斷後。

這一來,上陽西路軍無法再對衛青部形成牽制,衛青的一部分戰靈軍,一部分的防線,從容不迫的加入攔截戰。

這被認為是傅希文在一系列戰役的幾乎完美的表現中,犯下的一個半錯誤中,最有爭議的半個。

是的,半個。

外界將領普遍認為,傅希文在撤退的時候,不該讓中路軍和西路軍分兵北上,堵塞追擊戰的空間,並為東路主力斷後。

分兵後,中路軍和西路軍無法再對身後的八十萬主力戰靈軍形成戰術牽制,這迫使傅希文在突圍時,被迫要面對更龐大的戰靈軍。

然而,很多將領認為,傅希文沒有選擇。很簡單,中路和西路如果不分兵北上,實施堵塞和斷後,傅希文的主力將會被王策的另一支主力戰靈軍(秦軍)發起規模不低於五十萬的追擊戰。

分兵,傅希文要面對南邊的主力戰靈軍。不分兵,傅希文要面對北邊的主力戰靈軍。

追擊戰和攔截戰,哪一個對上陽東路軍傷害更大?傅希文其實是做了一個最有利的選擇。

一個半的錯誤,這半個,是最有爭議的。

然而,剩下的一個錯誤,是幾乎公認的。

突圍前,除了西邊是王策的主力以外,東南北三個方向,都能突圍。北方不必考慮,往北方突圍,那就是鉆入虎口。

南邊,王策的八十萬主力戰靈軍攔截去路,虎視眈眈。東邊,席撼之因後撤一百五十裏,一時半會,其實還沒有前插到位。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傅希文唯一的錯誤,就是選擇向南方突圍,而不是向東。

沒有人知道,傅希文為何選擇向重兵把守的南方突圍,而不是向有缺口的東方突圍。

無論戰後有多少揣測,都沒有意義了。

事實證明,向南方突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當疲憊的六十來萬東路軍,一頭撞上強漢軍團,就很快撞得滿頭包。

生前作為絕世名將,韓信以滴水不漏的防線,和攔截戰,真的沒給上陽東路軍任何突圍的機會。

其實不是全然沒有破綻,傅希文敏銳的發現,衛青部和韓信部之間,顯然存在一個防線破綻。

然而,當傅希文利用這個破綻,卻被兩位名將出動幽州突騎和平奴驃騎兩支機動預備隊,聯袂打回來了。

一個是韓信,一個是衛青。一半的玄鬼戰靈軍,一半的人雄戰靈軍,乃至王牌軍虎賁軍和羽林軍。

就像王策的淡定,如果傅希文在兵力和戰鬥力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這還能突破韓信和衛青,他王策甘願認栽。

“敗了。”

傅希文挖空心思,動用各種戰術,卻仍然很難突圍,被韓信和衛青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化解。

王策從哪裏找來的戰靈軍將領,竟然如此滴水不漏?傅希文簡直不敢置信。

“敗了。”傅希文緩緩地吐了口氣,默默半天,毅然下令:“撤退下來,不要再打了。”

戰敗了。

……

北唐軍大本營。

王策吃驚的審視眼前這名武宗:“你說,是傅希文派你來的?”

這名武宗不敢托大,眼前這位不光是名將統帥,還是武道之中最拔尖的人物,他欠身道:“回北方王大人,是的。”

“北方王?”王策嘿然一笑,掃視眾將,不是第一個喊他北方之王了,不過,沒人敢公開議論。這畢竟是一個充滿割據色彩的詞。

“這是傅帥給你的信。傅帥之前交代,若然戰敗,突圍被阻,便將此信交給北方王大人。”

王策取來快速瀏覽,挑眉:“哦,還有這種事?”

傅希文在信裏邊,提及一名懷疑是無上境的神秘武帝,該武帝一心想殺他王策。

信的末尾,有一句:“是戰是和,你決定。”

王策眯眼:“你們大帥還有什麽交代。”

這名武宗錯愕,吃驚看著他,點頭:“大帥說,北方王大人願戰,則不必多說,全軍奮力死戰。大人願和,大帥則親自來與大人面談。”

無上境?神秘武帝?

神將?寂滅?流梟?知曉有這三個的很少。臨天無敵?忘情天子?殺生龍將?這三個倒是舉世聞名。已知,無非就是這六大無上武帝。

王策思緒轉動,會是誰?思忖一番,笑笑:“回去告訴傅帥,我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