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讓人滅亡

有人帶頭,眾朝臣紛紛跟隨效仿,便是有些心中不情願的此刻也不敢言語,唯恐惹來殺身之禍。一片擁戴歡呼聲,響徹大殿內外。

與此同時,後宮眾嬪妃亂成一團,前些是日遭人冷落的妃子此時暗中幸災樂禍,只等看那些替人說好的先王寵妃如何下場。便有許多妃嬪不約而同往西宮求助絕色成雙兩妃,也就是當初李若獻上,被先王大喜之下金口禦賜的榮稱。

不料到達西宮外一看,此地已被禁軍圍封,不許出入。這群嬪妃料想西宮兩位先王年輕寵妃下場,更恐遭牽連,便又全轉往求助王後。只見東宮大門緊閉,看門的太監傳達王後旨意,謝絕拜見。這群六神無主的嬪妃只得轉往求助王太後,好不容易見到太後,跪拜成群,哭喊抽泣,哀聲一片。

太後申請悲憫,聽她們哭訴許久,最後只得一聲嘆息。“中魏雖有些女中豪傑,然而後宮不涉政事素來未曾改變。哀家有心相救,也需看新王意下如何。你們都先回去吧……”

一群妃嬪又自哭喊哀求陣,最後才無可奈何的退去,出得殿門外時,正碰上前來問安的太子罌粟烈,化名艷陽天也是依本名所改。無助的嬪妃中有人想起太後的話,帶頭撲倒跪拜懇求恕罪,其它的全都效仿。

太子神色冷淡的拿眼講她們好一陣打量,半響,才淡淡然吐出句話。

“每每念及父王,總恐他於九泉之下孤獨寂寞。思之哀哉,痛哉。”言罷自顧徑走,拜見太後。身後一群嬪妃嚎啕哭喊,被禁軍全部帶走。

太子見過太後,叫退左右,斟酌再三,還是問起先王之事。只見太後幽幽長嘆,神情哀痛,一番述說,才讓陽天明白究竟。原來真正的魏王本有一胞弟,自幼心比天高,偏偏不願勤學,文學武功無一出眾,多番為非作歹,終於被趕出家門。

自原世界來此天地後,本以為再不會見,不料十年前又被建立魏國大業的魏王遇上,念及兄弟情深,還是將他接回王宮。本欲封他個逍遙王做,奈何他堅持推辭,只說無所建樹,必然辱沒魏王英明。

此事因此擱置,王宮中知者也不多。太後念他離家日久,吃苦不少,觀之又似有所改變,待他尤其關懷。不想一年後,竟發生誰也想不到的變故。事情具體如何,太後至今不知詳細。只知道一夜之間,真正的魏王變成了他,那個為世所景仰的王卻再無蹤影。

與之同時,王宮裏跟隨先王的親信將臣,或是失蹤,或是辭官回家。旁人不知何故,太後哪裏認不出兩個兒子的差異。本是要問,幾經思慮,唯恐陷中魏於大難,又不相信神武非凡的魏王能被這無用此子謀害,終還是沉默不說。到多年後,才得到確鑿消息,魏王的確早已遇害,是被毒殺,而此事還有道門參與其中。那時木已成舟,太後說也無用,便也只能沉默下去,直到如今。

太子這才明白何以數年前開始太後總不喜他與假王太多親近,才直到若非假王始終無後,他這太子必然已被廢黜。一番往事說罷,祖孫兩人各自哀傷,一時無言。久久,還是太後轉了話題先開口。

“後宮那些嬪妃,太子打算如何理會?”

“父王九泉之下孤苦寂寞,她們侍奉叛逆多年,也當盡現中心追隨黃泉,也免得傳將出去平白辱沒父王英明。雖說此舉殘忍,但還請太後勿要說情。”太後連連點頭,“也好,也好。”末了又問文武朝臣之事。見太子神容沉靜,胸有成竹,甚感欣慰。

“他們所言所行雖然按律當斬,但未免中魏上下動蕩,還需它日再說。當前領兵於外的三王方式當務之急,倘若激得他們孤注一擲,中魏難免四分五裂。孩兒以為,必先從落王處著手料理。”

太後知他情急,微微點頭。

“聽聞小王爺今日入都拜見太子妃,至今未得許擅離,太子快去吧。”

陽天拜別太後,領左右出宮,跨上威武的龍獸坐騎,在滿城兵將敬畏的目光下直抵太子妃府邸。躍落坐騎,面對這座奢華府邸,只覺熟悉又陌生,想起裏頭的人,一時咬牙,一時傷懷。跨過大門前,耳旁想起跟隨護衛的鳳淚軍團將領小聲提醒。

“啟稟太子殿下,醫神使早已在內。”

陽天眉頭微皺,邁步過門。

早盼著他來的一眾朝臣,無不呼喊跪拜,聲淚俱下。知道這些人忠心自己,陽天對之尤其加以顏色,好言安撫一番後,這才與跪候的李若相見。未作一言,便召她轉至府內單獨說話。

一別多年又再見到這個本以為不可能相見的中魏太子,李若一顆心七上八下,欲虛情假意一番,又覺不甘;欲直言追詢,又有幾分絕望。太子又一直不說話,只是拿眼看她,神情沒有顯出重逢激動,初時甚至帶著慍怒,注視她久了,才漸漸化出幾分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