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天賜之勝(第2/2頁)

而剩下的三鎮與三千府軍,則繼續在廟塘鎮前布陣應敵。

廟塘鎮原有著一堵長寬半裏的城墻,然而寬度太窄,高僅三丈,材質也只是普通的夯土城墻而已,不足為峙。

故而嬴沖率軍到來之後,就仗著自己先到一步與地主之利,發動附近莊縣之民,幫他在這裏另修了工事。

有墨甲之助,僅僅半日,這裏就有一道寬約三裏,厚約六丈,五丈余高的夯土墻拔地而起。外層以巨石堆砌,再以道法加持硬化。這墻或者扛不住玄天位強者一擊,卻能勉強應對五星墨甲的沖撞。

而蒼南寇軍與寧山軍到來之後的第一次強攻,就在這面石墻之前,受挫而歸。

這次僅只是試探,雙方都沒認真。然而嬴沖麾下折克行,嬴智,關勝的表現,卻都可圈可點。三人不愧是從關東戰場歷練出來的,經驗豐富。布陣刁鉆,應對得法,面臨十倍之敵,這三鎮之軍卻都顯出了有條不紊,從容自若。盡一切可能殺敵之余,又始終留著余地。

讓嬴沖欣喜的是,張義與贏德幾人在軍中,表現也很是不俗。

到了午時左右,對面的布陣也終於全數完成,開始發力。主攻的正是北面沿湖一帶,安國軍後鎮關勝麾下之軍。

對方的眼力不錯,只一次試探,就能看出他的安國後鎮,是所有五鎮部曲中,戰力最弱的一部。

到得這時候,此間方圓十裏之地,雨量卻驟然暴增起來,漸有傾盆之勢。正是吳不悔奉嬴沖之命做法,幹涉此間天象。

這暴雨固然遮蔽視線,可對於蒼南寇軍而言更為不利。雨天弦滑弓軟,且這數十萬軍都無處遮擋,只能站立淋雨,大損士氣。

嬴沖卻早早就已命人在石墻之上,搭建了數以百計的雨棚,將重弓重弩藏於其內。可以居高臨下,肆無忌憚的攢射。借助玄修道法,那雨量雖大,可眾人的視線,依舊能遠及千丈,影響微乎其微。反倒是對面,弓弩雖眾,可在暴雨之下,都無法施展。

只這短短一刻,就有上百具五星墨甲,在二百丈之外被陸續摧毀,而後鎮的損失則微乎其微。

只是好景不長,大約又三刻時間之後,這大雨就不得不止住,轉為正常的陰雨。嬴沖不用看,就知是湯神昊麾下的陰陽士出手了。

此人的修為,高出吳不悔數籌,應也是大天位級。雙方法力,差距懸殊。好在吳不悔據有大勢,北方四州無數雨雲,多得是借力之處。吳不悔且對天道奧理之掌控,遠超對面,二人隔空鬥法,倒也能拼個旗鼓相當。天空依然是烏雲狂湧,那雨水卻是時斷時續。

可哪怕雨已停住,蒼南寇軍的形勢依然還是不利。連續近月大雨,此處地面早就泥濘不堪。而所有五星墨甲,都重至三十石以上,沉重無比,稍不小心就會在泥地之中陷住,難以動彈。

使得對面的玄修,不得不消耗大量的法力來固化為地面。強行以術法石化部分土地之後,才能使寇軍的數千墨甲,安然沖擊到這面石墻之下。

嬴沖原本以為接下來,可能需有一段長時間的苦戰。只是李廣那邊的速度,卻比他預想中還要快上不少。

戰起之後,僅僅一個半時辰,那近萬神策軍就已在尋仙丘附近登陸。隨後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擊敵方後陣,引發一場大亂之後,又及時退至尋仙丘,沿山腰布陣。

“這一沖,真是漂亮!李廣此將不俗,可堪大任。”

郭嘉看在眼中,頓時贊嘆有加,語氣佩服道:“國公大人,果有識人之明!”

不但時機把握得當,李廣麾下的神策軍第五鎮亦是戰陣嫻熟,配合無間,進退如意。相較而言,兵員素質並不差的葉淩武部,則是遠遠不如。

而李廣此人,卻是早在他入府之前,嬴沖就已相中。

“可惜他視野太窄了。剛才該往北面沖一沖的,必有驚喜——”

嬴沖這邊,卻是輕聲嘆息,遺憾不已。

郭嘉那邊,看到的是李廣的長處,可他這裏,卻是可以確定,李廣在大局觀與嗅覺上的不足,此人或可成一流戰將,卻難為一軍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