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一章 十日之內(第2/2頁)

他方才一直在後方,觀睹著這場大朝會,可此時卻是雙眉緊皺,似在思忖著什麽?

嬴沖見狀,不由好奇地問道:“可是本王剛才,有什麽不妥?”

“並無不妥之處。”

郭嘉搖了搖頭,他剛才想的是,謝安之言可能確有道理。如今殿下只是展現了足夠的威嚴,卻並未示人以仁德,這必使朝中許多世家人物,感到疑慮。

可能嬴沖自己會感覺無關緊要,為使天聖帝脫困,這些人得罪也就得罪了。可一旦日後武安王府舉兵自立,那麽各地世家豪族的態度,也是至關重要。

不過這些私心,他卻不能直接向他主君說出來。

“只是有些擔心,那盧高魏三家,可能另生變故。靖北郡王一代人傑,如今雖已年邁,卻仍不可小視。預定的十日時間,只怕不夠。也不知那嶽飛,能否成功將固原拿下?”

——之所以說是‘十日’,是因他預判嵩山之變徹底解決,就在十日之後。

山河社稷圖內的靈脈,最多只能支撐半月左右;而太學主雖有三寶護身,神器在手,可如繼續拖延下去,那麽哪怕有五方五行陣之助,也要被那天道劫力,給生生耗幹元氣;此外還有守正道人,借助‘玄宙天珠’現於此世,可那寶物,也沒可能使守正一直存在下去。

如欲天聖帝歸來,那麽他們就必須放任魏信陵王逃生不可。只是那位,豈能不擔憂大秦報復,在出賣太學主之前,雙方必定要討價還價一番不可。

可天聖帝,也不是能輕易讓步的性子。要讓雙方都滿意,並不容易。

所以郭嘉預計,他們如今最少能有十天時間,最多則是十五日。而如這段時間內,不能將那盧高魏三家摧毀,那麽待得天聖帝回歸,之後十幾年內,他們都別想了。

而北方的重中之重,就是固原盧氏——

可惜的是,之前用的符書,高達數十萬金一枚。北方距鹹陽數千裏,沒可能實時傳遞消息。

他對於武安王府那位年僅二十的將領,不太放心。

至今仍覺主君太過冒險了,竟將征伐裴氏的重任,數十萬軍,都交給了嶽飛主持。

在郭嘉看來,李靖與楊業二人,無疑比嶽飛更合適得多。即便再怎麽看好此人的將才,此舉也有拔苗助長之嫌。

嬴沖略覺不解,不過他倒也沒多想。只道是郭嘉對嶽飛,確實不放心。

“此事是無可奈何,李靖兵法雖不遜於孤,可北面匈奴卻仍不可不防。而楊業此人,雖是將才,也有勇力,性格卻優柔寡斷,難為一軍之主。至於孤那大哥二姐,就更不用說了,一位需壓制元寧二州,一位需管控運河,時間上也來不及。只有嶽飛——”

語音一頓,嬴沖的臉上,浮起了笑意:“我瞧這位,是壓力越大,反而越能成事之人。且此戰名義上的主帥,仍是兄長嬴完我。又有孤的信物,不愁他人不服。且盧氏已衰,確已不堪戰了。”

對於北方之事,他並不抱執念。

能夠達成所願的話,固然是喜事。可如不成的話,他倒也沒什麽可遺憾的。最多以後的日子,稍微辛苦些而已。

不過郭嘉既已斷定,嵩山那邊,需至少十日才有結果。那麽他倒是有十足信心,嶽飛能為他拿下固原。

且以他看來,盧文進最多五日,就會呈上移封表。之前嬴沖並未為這三家直接定罪,就是仍留有余地,只需呈上移封表,那麽也只需一句‘誤會’,‘錯判’,就可結束。

而說完這句之後,嬴沖就把注意力轉向一旁。

“魏先生這邊,可是有什麽好消息。”

相較於郭嘉的憂容,一同走入太政殿的魏征,卻是面放紅光,滿臉的喜色。

“殿下,之前所有的繳獲,都已清點妥當。總共得銀錢六千四百萬金,墨甲估值一億六千九百萬,而其余書畫珠寶之類,則是估值七千二百余萬。另外各處錢莊,也已有了消息。光是五位侯爵,十一家伯府,就存錢至少四千萬金。如今就只有房產,還未能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