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堂堂正正的心路歷程

試車的成功像是最後的沖鋒號,淚水與呐喊中,所有人眼裏只剩下了最後的目標。

作為一個老賭怪,趙振華的腰板瞬間就又直了,又硬了,一切工作都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事故前的狀態,且變本加厲。

標準工期要加工三個月的螺栓,他三天要貨。

關鍵還真就要到了。

半個系統的物流資源,他都往懷裏擼。

還真就調動起來,以前是配件生產出來等車,現在是現成的車等配件出廠。

大大小小十幾個裝配廠所,三班倒徹夜不眠。

還真就擠出工期了,從計劃中的12周,壓縮到了9周,再是7周。

這也導致梁新平無論去哪裏,辦什麽事,都只能往後安排。

這就是老院士和老賭怪的差別了,技術能力並不代表執行力,就算都有執行力,更流氓的一方往往能占得先機。

在這個過程中,關於如何“合作工作”,李崢也是學到了不少社會上的技巧。

與此同時,整個黃二團隊,除少部分核心設計人員外,其余人都化身監工,奔赴全國各地,從廠所裝配到發射場準備,每個重要環節都實現了專人專盯,銜接時間以小時記,絕不可能出現“明天吧”“周末過去再說”之類的事情,都是說上午還是下午完成,幾點幾分到貨。

隨著幾台新發動機長達3000秒的試車圓滿完成,第二次歸零宣告勝利。

如果黃二是一場艱苦曲折的長跑,那此時已經進入了最後200米沖刺。

2月3日,改良過後的發動機序列+1,第一台正式的YF-88,以“垂直上箭”的方式,用39個小時的時間,成功裝配進入芯一級箭體。

2月9日,箭體第二台YF-88裝配完畢。

2月13日,芯一級箭體測試工作完成。

2月14日,箭體恢復至運輸狀態,抵達天金港。

2月17日,完成裝船,出征文海!

2月22日,黃二團隊與箭體在文海會師。

2月23日——3月17日,總裝測試,發射準備。

3月18日,黃河二號與踐行六號試驗衛星駛出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2.5小時後,轉運至發射區,進行最後的安全測試流程。

3月19日,黃河二號發射失利過後的第222天,燃料再次注入箭體。

時隔八個月,李崢站在文海發射場的辦公樓窗邊,遠遠看著發射塔架上箭體兩側由於低溫燃料所產生的白霧,他早已不是那個看熱鬧的群眾了。

明媚的陽光下,他能清晰看到塔架上箭體兩側由於低溫燃料所產生的白霧。

歷經過至暗時刻的他,反倒覺得眼前的陽光沙灘有些不真實。

一次失利,兩次歸零。

路線變化往復,振動撲朔迷離。

雖然太遠的路他還看不清,但眼前依然明了。

只要這次發射成功,那麽火星探測、空間站、太空望遠鏡和登月,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個時間不會太久,最短五年,最多七年。

而作為他個人,過去這段時間,他沒過生日,沒過元旦,沒過春節,更別提什麽聖誕節和情人節。

通常,一個人不陪伴家人,是會被埋怨的。

可這不巧了麽,咱們全家都是這路人。

在航天中心吃沈阿姨包的餃子不香嗎?

遐思之間,身後傳來了陳鴻兵標志性的聲音。

“這邊這邊,航天小將的典型在這邊。”

回頭望去,陳鴻兵正領著一對標準的央視女記者和男攝像的組合快步走來。

李崢還沒說什麽,旁邊坐著的陳威突然眼兒一瞪,理著領口猛站起來。

“哎呀……說來就來啊……”陳威匆忙打理著寸頭望向李崢,“之前領導說央視要跟拍幾個典型來著,你看我還上鏡?”

“你臉太方了。”

“哈哈哈,你酸了!”陳威看著李崢的笑容挑眉道,“領導沒跟你打過招呼,對不對?”

“陳主任跟我說過的。”李崢笑著,“我的身份到底還是太特殊了,一個高中生在航天團隊裏有點挑戰觀眾的常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這事兒還是得威哥你來啊。”

“嗨,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陳威撓頭道,“到時候我領著記者多往你那邊湊,也讓你上上鏡,哈哈哈。”

“別,你自己好好聊就可以了。”李崢扭身回到了自己的工位,打開地理書研究起來。

倒不是說他沒得學了開始搞地理,主要還是工作相關。

此時此刻,台風巴蓬剛剛登陸菲律彬,這個位置,這個時間,總感覺很不爽的樣子,有必要學習一下相關地理知識緩解焦慮。

陳鴻兵引著記者前來,與李崢無奈點了個頭後,走至陳威面前介紹道。

“陳威,我們這裏的青年骨幹,主要負責彈道設計工作,了解發射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