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2頁)

兩個孩子高興地笑了起來。

鄒氏笑盈盈地看著這一切,跟女兒曾氏道:“你以前就是這麽養孩子的?”

曾氏搖頭,“小的時候,我疼她都來不及呢哪會舍不得那兩塊糖。”回憶起往昔,曾氏笑了起來,“是她打小就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不但自己不貪吃,連她哥哥都是管著的。”

“那時候,我們都笑呢。”

……

跨馬遊街之後,全城的人就都知道了新科狀元叫做陳世文,一個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前途無量。

與此同時,俊秀過人的唐探花也是風頭無兩,據說還有人闖入他住的那驛站,想要‘榜下抓婿’成就一番好姻緣,嚇得他跳窗而逃。

恩榮宴後,陳世文被授予從六品翰林院修撰,領回來了官服、官帽和三十兩的牌坊銀。

“這銀子是修牌坊用的,”陳世文鄭重地將銀子遞給她,囑咐道:“你單獨放好,莫要丟失了。”

劉玉真的手從她的赦命服上擡起,接過這五兩一個的官銀,翻看了兩下道:“這銀子比平日裏見到的官銀要好看些。”

“因為是賞銀的緣故嗎?”

陳世文並不在意這些,隨口答道:“或許吧,此番我有一個月的假期可以返鄉,你可想好了何時啟程?”

路上耽誤的行程不算,新科進士們有一個月的探親假,這劉玉真早就知道了,也做了妥當安排。

她讓丫鬟把他的官服和她的赦命服收好,而後坐在了陳世文身側,道:“我已讓錢貴定好船票了,五日後啟程,此番我們六個人一塊兒回去,家裏的下人也帶一些。”

“母親說過繼的事情已有眉目,她就先不回,過些日子再說。”

“至於京城這邊,錢貴和桂枝留下,他們的孩子年歲尚小離不得人,李三及春杏則跟我們回去,還有幾個家丁、丫鬟們。”

“至於奶娘,兩個孩子也大了,如今不需要吃奶,我準備讓她們回去了,平時就讓春杏和丫鬟們照應著。”

“你覺得如何?”

陳世文疑惑,“孩子們才兩歲,現在是不是太早了些?”

“不早了,”劉玉真一邊剝著杏仁一邊解釋,“此番一去便是三個月,她們有家有室必不能跟隨,而三個月後回來,孩子忘性大估計都把奶娘忘了。”

“再說了,”她看著陳世文,取了一顆杏仁遞到他的嘴邊,打趣道:“一個奶娘一月便是二兩月錢,一年便是二十四兩,兩個則是四十八兩,再加上其他的下人們,一個月得花三十多兩銀,你就不心疼啊?”

陳世文不喜歡吃杏仁,往後躲了下沒避開,只得張嘴含住,嚼了嚼問她,“那便依你吧,我們家裏頭如今還有多少銀錢?”

劉玉真看他苦著個臉,又笑著給他喂了兩顆,才讓人拿來了賬冊,“家裏這兩年陸陸續續買了一百多畝地,雖然離京城有兩日的路程,但馮大管得好,收了胡菜種麥子,往年不如何但今年他說還行。”

“再加上這兩年家裏托人送來的,如今還剩下五百多兩銀子。”

陳世文心中有數了,“此番朝廷也發了筆路銀,共有三百兩,我明日讓錢貴去取了給你,你再讓人采買些家裏人能用得上的物事。”

劉玉真白他一眼,“這哪用得著你說,我都處理妥當了,給長輩們備了些養生的藥材,那野山參還是過年那會兒表姐從北邊讓人送來的,我後來又給她去了信,請她幫忙多買了些,還有那毛皮、料子、首飾等等。”

“四妹妹就要出嫁了,我還給她準備了添妝,要等你說啊,黃花菜都涼了。”

陳世文一愣,笑望著她,“真賢妻也。”

……

京城的兩人商量著回鄉事宜,遠在南越省的陳家也如心有靈犀般,也在議論此事。

兩年多的時間裏,張氏不但身子發福,頭發也略有些發白。

這一日,她早起給各路神佛、菩薩、祖宗等上過香之後又拜了拜,小聲道:“佛祖、神仙、菩薩和祖宗們。”

“我們家老三啊近些日子就要考那什麽殿試了,是在皇帝老爺跟前做文章呢,你們要保佑他順順利利的。”

“還有我那兩個還沒見過的孫子,”說起孫子,張氏眉開眼笑樂開了花,“保佑他們啊,健健康康、無災無難!”

“阿彌陀佛!”

“列祖列宗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