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聯手無對手(第2/3頁)

“我來。不用讓榮安冒險,我來做。”朱承熠當時執意擔下了所有風險……讓虞博鴻對他再次認可了幾分。

兩只狐狸,很快便有了主意。

這才有了朱承熠不顧傷口向皇帝指控,虞博鴻將虞榮安趕走後主動獻計之事。

所以這引蛇出洞的辦法,是虞博鴻獻的!

皇帝當時怒火燒心,氣恨不已,本就對太子已忍不下去。一聽疑似太子還賣了大周,更是氣得渾身發顫,當即便點了頭。

於是,他們便開始了一場等著朱永昊自我暴露的戲。

既能暴露他的所有實力,所有野心,所有狠辣,也能暴露他與韃子的勾結。

原因很簡單。

朱永昊既是靠手段奪權,一定會有人不服,比如像虞博鴻之類的武將,像常家一樣的老族,像趙閣老和陶學士那樣的老臣,一定會反對他登基。

朱永昊即便成功上位,也是爛攤子一堆。尤其是北營在虞博鴻的手下,他想要順利接過,勢必還有一番麻煩。

朱永昊沒有兵權,那是最大的問題,所以他一定會借力,還一定會轉移矛盾。

最簡單的法子,可不就是引戰?

他若真與韃子有勾當,一定不會忘記聯絡對方幫忙。

戰事起,矛盾會被轉移。韃子幾十萬大軍壓上,誰還管皇帝是不是自己如意的?滿朝文武屁都不敢放一個,還得指望他這個皇帝來主導戰事,主持大局。大戰之時,群龍無首才是大忌。老族老臣們對朱永昊再不滿,也只能閉嘴。

屆時,他大可以適當給出壓力,指派虞博鴻往前線去。外敵當前,虞博鴻不得不從。真要不從,便是叛國和欺君!

又或者,他可以借由大戰將兵權奪來自己人手上,徹底架空虞博鴻。

所以他太需要一個外部借力了!

如此北營的大權和京衛兵權便全到了他手中,那才是萬無一失。

拿到兵權,韃子便可一退,屆時朝中再有不服,他還能以兵權相壓。所有權利全都整合,他這個皇帝也就穩了,高枕無憂!

所以只要朱永昊打算奪權,便一定會聯絡韃子——這些,兩狐狸早有共識。

兩人還在皇帝跟前演了出雙簧。

一個苦情跪地不顧撕扯開的傷口。

一個抓耳撓腮給了個試探的法子。

皇帝一點都沒有懷疑。

“若沒能試探出太子……”

“試不出來是最好,皇上便可以放寬了心。否則這便將如一根卡在皮膚裏的刺,不知會不會長,也不知有沒有毒,讓皇上難受。而且,皇上不想看看太子殿下的實力已到了何種地步嗎?”

想!怎麽不想!

皇帝早就為這事愁壞了。

他不想死。

所以他也怕已經成年的太子某天就反了,直接弄死他登基了。

從虞博鴻一提出試探,他心裏便認可了。

說做就做,皇帝裝作了中毒,裝作病入膏肓。

而之後的種種,是讓皇帝越來越失望……直到闞信真的拿來了竹筒後。

兒子,除了欺君那些罪,更是叛國!

而朱承熠的那些猜測也是真的,在皇帝心裏,這次狩獵的刺殺是朱永昊所為也成立了……

眾目睽睽,朱永昊被抓了個正著。

皇帝有先見之明,所有知曉這事的,都只是他的親信。他要臉,這樣的事,他不打算抖出去。

朱永昊被控制了,且百口莫辯!

皇帝宣布,明日一早便回京,屆時再行處置……

許多人都不知,過去的一日究竟發生了多少事,差點就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有人在唏噓行宮的一場火,還有人在抓緊時間釣魚遊湖騎馬……

聽到種種消息的榮安這才驚呆。

原來這才是朱承熠所言:刺殺只是引子,他要的是“清塘”之意。

借著皇帝之手,朱永昊這次的實力全方位完整暴露,那個魚塘裏大大小小臭魚爛蝦這次都得一網打盡了吧?

高!

實在是高!

那雙狐狸要聯手,誰會是對手?

她一直冥思苦想如何扳倒太子的難題,就這麽被輕易化解了?連證據都不需要?她的所有後患,燕安地的後患,就這麽弄幹凈了?她幾乎不可置信。

她隨後嘖嘖。

老爹和他,瞞得嚴實啊!

“不過,你們想的還不夠。”

榮安想起了前世,立馬對朱永昊給韃子發信的目的有更深更切實的猜測。

“只要大戰一開始,我爹便會被調去燕安抗敵,而朱永昊則一定會暗助韃子。既可以利用內應暗殺爹,也可以借力韃子收拾掉燕安,還可以坐山觀虎鬥削弱韃子實力。

大戰結束,不管輸贏,他都可以利用韃子有內應這一點繼續做文章,你們燕安和我爹都會被調查,大家都危矣!他還將提供不少燕安和韃子私通的人證物證,那麽,清塞在所不惜,他會得到滿朝文武和大周百姓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