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第3/4頁)

可正式亮相與否,還是有區別的。

如今卻因楊朱,將這副“底牌”暴露在堪稱大敵的極祖面前,若說不惱,定是謊話。

幻榮夫人倒不怎麽在乎,輕應了聲是,也禮數周全地再向凍寂魔國深處行了一禮,正要離開,甘詩真卻主動開了口:

“宗主。”

若是對余慈講,余慈還能想法截斷她的話,可這麽一來,就不好辦了。

而甘詩真也只說了這兩個字,其意昭然,就是要楊朱開口。

所有人都在等楊朱的反應。哪知,楊朱卻仿佛沒有聽到,眼簾低垂,似瞑非瞑,仿佛睡過去一般。

域外虛空重又陷入沉默。

甘詩真沒催促,沒有不耐,沒有失望,只靜靜等著。

余慈想開口,但想了想,最終還是默默旁觀。

或許是對甘詩真的倔強沒有辦法,過了片刻,楊朱終於睜開眼睛,往那邊看去,欲待說話,忽又啞然一笑,漫聲吟道: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真是好理由!時間緊、任務重,然後這麽做法?

不管怎樣,開口就好。

然而這時候,甘詩真倒繼續保持著沉默,余慈看在眼裏,心裏暗嘆一聲,主動開口:“楊宗主,前日說話時,你可沒有對我講這句,而且,當時我也沒發現,你竟然遭了魔染……控制得很不錯。”

“謝天君誇獎,我也以為是。可惜並非如此。”

楊朱自開口後,便是言笑自若,便是魔染導致的身形變異,都緩解不少,這是他太淵驚魂炮的法度更為精妙、消化速度更快的緣故,裏面的功勞可都要記在余慈賬上。

余慈也算配合:“願聞其詳。”

楊朱微微一笑,捋起右臂長袖,現出綁在上臂的一幅血紅色細紗。

毫無疑問,這便是天魔化芒紗了。

楊朱將此物解下、拋開,一側幻榮夫人會意,略微發力,將細紗卷來,送入余慈手中。

余慈又看楊朱一眼,手上輕拈兩下,果然就是化芒紗的手感,紋路與其他幾幅化芒紗一樣,精妙得很。至於內蘊的劍意……

劍意?

余慈心頭一動,低下頭,視線追著手指所觸,逐一摸索勘測。

化芒紗裏當然沒有劍意,卻是用紋理表現出來。想研究的話,有兩種方法,一是經過了天罡地煞祭煉法的作用,讓紋理中內蘊的文字顯現;另一個更直接,就是以心相合,直接探索,從紋理針腳中查勘,但要相當高的劍道造詣。

此物已經被祭煉了,稍一刺激,那些花紋上便映出密密麻麻的文字,同樣是“誅神刺外道煉法”,與百靈化芒紗、十陰化芒紗的格式、法度都非常相似。

以余慈對誅神刺的理解,應該沒有錯誤。如果按照這上面的修煉,修成誅神刺的幾分模樣,應該不成問題。

可要知道,化芒紗本身也是一件法器,尤其是能用來與誅神刺配套殺敵的。任是哪位修煉起來,也要好好參照、利用法器本身,仔細理解制紗人針法之後的劍意根底。

這樣一來,劍意與法門的配套就非常重要,是一個明確的指引。

可問題在於,就余慈現在看到的,化芒紗裏的劍意紋路,絕對與昊典不同!

這是一幅以假亂真的贗品……或曰是非常接近原作的高仿品!

材料沒問題,結構沒問題,只有作為導引的劍意略有問題,不是純粹的誅神刺的法度,而是一個劍道造詣足夠高明的人,模仿誅神刺劍意所做——沒有接觸過幾幅化芒紗的人,看不出究竟,但只要接觸過,又對劍道上有足夠的造詣,應該能分辨出來。

余慈看向甘詩真,其人見過百靈化芒紗的。

甘詩真知道他想問什麽,神色微黯,搖了搖頭,裏面的意緒復雜,而楊朱則給予更明確的解答:

“詩真見到這幅化芒紗,實是晚了些。也幸虧見到,現在,則還有掙紮一把的機會。”

余慈皺眉,制出這幅化芒紗的人,模仿的時候還是很用心的。單純用化芒紗的法門修煉誅神刺,其實不會出問題,練出練不出來,都無所謂;將化芒紗用為法器,配套誅神刺對敵,或許有些滯澀,但也沒有大問題。

可是,如果像楊朱這樣,將其視為救命稻草,以其淬煉心神,又結合了太淵驚魂炮的法度,用其導引、宣泄巨量雜氣,問題自然就給無限放大了。

太淵驚魂炮最適合的配套法器,其實應該是百靈化芒紗,用天魔化芒紗本就有點兒“言不及意”的味道,余慈當日將百靈化芒紗的拓本交給百煉門,就是出於此念。

當時他又哪會想到,楊朱會是這樣用法?

楊朱控制魔染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看上去和平治元君現在控制“七情錯亂”的方法有點兒像。都是以某種特殊的法門熔煉魔意或者是混亂的情緒,只不過前者更具野心,找到了誅神刺這麽一個宣泄的渠道,大幅提升了自己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