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一章 大易劍道(第3/4頁)

蒼封神略作沉默後,冷笑道:“若老夫沒有猜錯的話,你定是‘大易劍法’的傳人!”

武道向來難定高下之分,但有一事卻是世所公認,那便是樂土中有四種武學被共推最為玄奇,此四種武學無一不是因百變莫測而倍顯神秘,其中就有“大易劍法”與刀法“不堪七式”。“不堪七式”刀法乃千裏宮宮主公孫斷橋之絕世武學,正是憑此“不堪刀法”,公孫斷橋被世人尊為“刀尊”。與之相比,“大易劍法”絕不遜色,只是自四十多年前起,“大易劍法”便鮮有人提及。

丁聰內息漸穩,他直視蒼封神,寒聲道:“你識得大易劍法,就更應知道我為何要進入六道門!”

蒼封神的神情在夜色中顯得越發模糊不清,丁聰的話似乎給了他極大的震動,以至於過了良久他才緩聲道:“可惜,老夫並不明白。”

“難道你不知二年前被害的晉旗主晉連之妻,是晏家的後人?而大易劍法正是晏家先要晏道幾誤入異域廢墟卻奇跡般脫身而出後創悟而成的!”丁聰道。

異域廢墟,猶如鬼神之地,誤入其中者,無不命喪九泉,也許五十年前晏道幾是惟一的例外。晏家乃豪門,晏道幾自幼嗜武如命,為求武而遍行天下,終不慎誤入異域廢墟。孰料十日過後,他竟自異域廢墟中脫身而出,性命雖保,卻性情大變,變得暴戾躁亂,返回晏家後,便閉門不出,終日不思茶飯,對家人亦視如陌路。半月之後,晏道幾忽然廣約九大劍門高手,向九大劍門高手公然挑戰,最終竟無一人能勝過晏道幾!晏道幾所用劍法,乃世人聞所未聞,刁鉆詭異至極,此即晏道幾自創之“大易劍法”,一時間令世人為之瞠目結舌!

沒想到此戰之後不過七日,晏道幾突然暴疾,吐血而亡。暴斃前晏道幾曾一直自閉於一密室中,晏道幾身亡後,其家人在密室石壁上見到無數以劍尖刻下的文字,竟是“大易劍法”之劍訣。

“大易劍法”雖然名動天下,但晏家卻將它視作不祥之物,而且石壁上所刻的“大易劍法”之劍訣僅有六式,尚缺三式,從此“大易劍法”在曇花一現後,再未重放光芒。

晏家本非武界世家,時日一久,世人漸漸淡忘了“大易劍法”與晏家的聯系,只記得武界中曾有如此劍法。此後晏道幾孫女晏搖紅嫁與六道門四大旗主之一晉連,武界中人對此亦知之甚少。直到二年前晏搖紅與其子被殺後,世人亦只知她乃晉連之妻,而不知她是晏道幾的後人。

丁聰如此年少,卻能道破此事,豈非極不尋常?

蒼封神聲音忽然變得異乎尋常的平靜,他道:“知道又如何?晏道幾死後,大易劍法不是已銷聲匿跡了嗎?晉連亡妻晏氏若是身懷‘大易劍法’之修為,戰傳說又如何殺得了她?”

戰傳說隱隱感到蒼封神極為平靜的言語中,似有某種不安的因素在暗自湧動。

丁聰忽然淒聲長笑,笑聲中隱含了無限怨憤之氣,讓人聞之心驚不已。

笑聲倏止,丁聰一字一字地道:“晏搖紅之死,你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蒼封神心口一震,沉聲道:“莫非,你並非姓丁,而是姓——晏?”

“不錯!”丁聰竟未否認,他以低啞的聲音道:“心因焉而不能知,口壁焉而不能言,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蒼封神,這就是你一心想要得到的‘大易劍法’的劍訣!可你所能聽到的,永遠只有這麽多了,六式大易劍法的劍訣,皆在我心中,即使你殺了我,也無法得到它!”

蒼封神沉聲道:“我‘六道歸元’神功名震宇內,晏家的劍法未必入我之眼!”

丁聰——也許應稱其為晏聰——晏聰道:“但大易劍法與異域廢墟有莫大的淵源,這正是你垂涎大易劍法的原因所在!”

蒼封神一向以沉穩內斂、不輕易喜怒於形著稱,此時亦勃然大怒,怒喝道:“小子,你太狂妄無知了!方才老夫只是為探明你的真實身分才手下留情,現在,老夫要讓你見識見識六道門神功的威力!”

言語間,他雙掌徐徐上揚,為氣勁所切割的草木被其無形真力所牽引,自四方匯聚,刹那間猶如風起雲湧,殘木斷草迅速匯集成一柄虛幻巨劍。

雙掌一錯倏吐,蒼封神沉喝一聲:“去!”

“巨劍”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晏聰破空穿射而至,草木與虛空發出的磨擦聲交織成可怕的尖嘯,懾人心魄。

晏聰不發一言,長劍閃電般疾刺而出。

就在“巨劍”即將與晏聰刺出之劍相接的那一刹那,蒼封神右足斜踏一步,看似不經意的舉步間,竟已暴進逾丈。

就在同一時間,虛幻巨劍倏然散開,避過刺來利劍的鋒芒,而自四面八方聚集的無形氣勁挾裹著草木悍然趁隙而入,晏聰的人與劍仿若置於可怕的颶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