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章 極北劫域(第2/3頁)

百戰殿則高高雄踞於最高巔峰,傲然俯瞰著如眾星環伺般的臣民。百戰殿高大宏偉,屹立於迦葉山巔,在荒涼的劫域境內有如此恢宏的建築,實是足以讓人心生突兀之感。

更不可思議的是百戰殿竟是完全由白玉石砌成,而白玉石便在大冥樂土也十分珍稀,外人實是難以想象建成百戰殿的白玉石來自何方。

由百戰殿四角向下延伸的階梯將普羅城分割成四大部分,大劫主麾下四大戰將各自統領其中的一部分,而各區域內部又另有嚴密的布局。遠望普羅城,只覺此城結構獨特,布局宏大,層次分明,等級嚴明,堪稱這酷寒之境中的一個奇跡。

冰雪皚皚的劫域闊野中,一條通往普羅城的道路上,此時一列車隊正艱難地向普羅城進發。

車隊共有十二輛馬車,五十余人,以及十八只高大的雪犬。雪犬是劫域中稀少的幾種活物中的一種,惟有此種雪犬,方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馴服過的雪犬可以在這冰天雪地中完成人類難以完成的事,譬如在馬隊前面探路等,尤其是在夜間行走時,這一點尤為重要。一旦有人走失,還可以由雪犬尋找失蹤者的下落,所以穿越劫域的人都願意帶上雪犬,就如同穿越沙漠者喜歡帶著駱駝一樣。

在劫域境內,如此龐大的馬隊是罕見的。若是在樂土,此時還是秋季,但劫域境內卻不時有暴風雪降臨了,地勢略高之地的積雪幾乎只有在夏日才融化。

此刻,劫域陽光明朗,四處都是白皚皚一片,卻令人感不到絲毫的暖意,地勢低窪的地方倒沒有積雪,但疏疏朗朗的亂草則早已枯黃,在寒風中簌簌發抖。

這是一支頗為獨特的車隊,整個車隊未見有任何旗幟,車上所載之物皆遮擋得嚴嚴實實,但從馬匹那繃得緊緊的肌肉來看,車上所載之物絕對不輕。

更為奇特的是五十余人竟全是身著樂土服飾!

難道,他們竟是樂土中人?若是如此,那麽他們遠涉樂土談之色變的劫域卻是為何?

十二駕馬車,二十四匹駿馬,十八只雪犬,五十六個人——偌大的車隊竟是一片肅靜,只聽得車輪轆轆聲,馬匹的喘氣聲,以及雪犬在路旁奔竄時身軀與雜草相磨擦發生的“沙沙”聲。

而這些聲音在如此空闊的原野中,實是微不足道。

無論是駕車者,還是跟隨在車後的人,他們全都神情淡漠,只知機械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彼此間非但沒有言語交談,甚至亦未交換過眼神,讓人感到他們之間本是漠不相識的。

劫域刺骨的寒風似乎對他們並沒有什麽影響,在他們的臉上既看不到痛苦,也看不到快樂。

路,一直向前延伸,他們就這麽無聲地走著,似乎這條路即使一直延伸至天邊,他們也會這樣一直無言地走下去。

驀地——

奔跑於最後的那只雪犬突然一下子站定了,它的雙耳警惕地堅起,倏而高聲吠叫。

幾乎是同時,另外十七只雪犬亦以聲應和。

頓時,原有的枯寂被此起彼伏的犬吠聲完全打破了。

但,五十六個押車者的反應卻那麽的不可思議:他們對雪犬的瘋狂吠叫竟根本無動於衷!

難道,他們全都是聾子?

即使如此,他們也應該能看到正不安竄跳著的雪犬!

何況,若是雪犬如此異常的舉動尚不能驚動他們,那麽他們將雪犬帶在身邊豈非是毫無意義?

雪犬的不安與押車人的無動於衷形成了一個極為鮮明的對比,使車隊更顯神秘莫測。

但——

領頭的馬車已在不知不覺中靠一側行駛了,而且車速顯然減慢了,而後面的馬車也漸漸地全靠著同一側路邊慢行,似在有意無意中讓並不甚寬闊的道路閃開了!

也就在此時,後面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

由這一點看,眾押車人倒像是能未蔔先知一般。

片刻後,二十余騎士策馬而至,馬上騎士皆身著銀袍,頭戴銀色頭盔,赫然是劫域的銀盔劫士!

銀盔劫士果然身手不凡,在這樣的道路上策馬之速仍是頗快,他們看到這一列車隊後,似乎一下子變得興奮起來了,打著尖銳的呼嘯,將馬鞭甩得“噼啪……”直響!

雪犬的吠聲更為瘋狂!

就在雪犬的狂吠聲中,銀盔劫士疾馳而至,他們大聲吆喝著。

當第一個銀盔劫士趕上車隊時,所有的馬車已索性停了下來,靜候這一隊銀盔劫士從身旁通過。

銀盔劫士目光冷冷地掃視了整個車隊後,自顧從車隊旁馳過,神色皆頗為倨傲。眾押車者則默默地站於原地,仿佛這世間已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刺激他們的神經。

眼看最後一個銀盔劫士即將由車隊旁擦身而過時,倏然有一只高大的雪犬自最前面的那輛馬車車轅上如箭般竄出,正好自銀盔劫士最後一騎前疾沖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