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章 歌舒長空(第2/4頁)

馬車在南北直通的大道上行駛,大道平坦,兩旁植以青槐。行駛一陣後,戰傳說忽然感到車外變得寧靜了不少,再無初時的繁華喧鬧,他不由好奇地掀開側窗窗簾,向外探望。這才知此時大道兩側已無旁雜之人,而一律是高大壯碩的坐忘城戰士分列兩側,每隔一丈距離便有一人,直向前延伸而去。舉目前望,一座氣勢恢宏的殿閣巍然矗立,殿頂那只似欲怒射蒼穹的雄鷹城徽顯得格外醒目!

戰傳說放下車簾,輕籲了一口氣,道:“這貝總管為了一次宴席,竟如此興師動眾。”

尹歡自青衣逃離後,一直神色陰郁,精神不振,聽得戰傳說此言,也未搭訕,只是笑了笑。

雖然因為伯頌與石敢當這一層關系,加上這一次戰傳說又救過小夭一命,他們幾人在坐忘城的這幾天倒也過得安寧平靜,與離開隱鳳谷後的顛簸擔慮不可同日而語。但眾人的心情並不輕松,戰傳說的擔慮不言而喻;尹歡本是一谷之主,如今卻流離失所,不知何時會被人追殺,身邊更無一名部屬!

又行駛了一陣子,四輛馬車依次減緩車速,直至穩穩停下。這時,車外響起了節奏明快的絲竹鼓樂聲,戰傳說等人下了馬車,已至乘風宮正門外。正門外有近二十名年輕男女身著華美服飾半跪於地,卻是一隊樂儀。看來,貝總管為了表示對戰傳說、爻意的謝意,著實費了不少心思。

貝總管這時領著一隊人迎出了宮門外,彼此既已是相熟之人,寒暄幾句,便一同進入了乘風宮。

進了乘風宮後,戰傳說對途經處略有留意,感到乘風宮內的建築風格優美卻不奢糜,與隱鳳谷的清歡閣自是不同,與谷中過於森然的石殿也風格迥異。

一番穿插迂回之後,再經過一道長廊,前面出現了一片規模不大的廣場,廣場北側便是今夜大擺宴席的乘風宮正殿。廣場至正殿還有幾步台階,此刻,台階上正有兩個少女,一黃一青,前者身材更為高挑些,顯得修長曼妙,而立於她身後的青衣少女則顯得頗為嬌小,看樣子大概不過十三四歲。當一行人出現在長廊時,兩名少女便下了台階,向他們迎來。

戰傳說只顧隨著眾人前行,偶爾打量四周的景致,忽聞有幽香撲鼻,隨即聽得一個女子的聲音喚了一聲:“陳公子。”

戰傳說猛然止步,擡眼一望,只見離自己不過數尺外正有一位二八年華的少女亭亭玉立,如含苞欲放,艷色初露,純潔更富靈氣,此時正笑吟吟地望著他。

戰傳說一怔:她是在與我打招呼嗎?

心中這麽想著,不由向兩側看了看。

那少女“撲哧”一笑,道:“陳公子昨夜才救過小夭一次,難道今日便識不得小夭了?”

小夭?!

戰傳說幾乎忍不住要去拭一拭雙眼:眼前這少女無論如何也可算是真正的美人,怎會是小夭?

但再細看那極富靈氣的雙眼,以及一笑就可愛地微微皺起的鼻子,不是小夭又是誰?

這時,戰傳說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一時卻不知當如何是好。在他周圍不少皆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而戰傳說卻因為莫名地跨越了四年時光而使他顯得遠不如同齡人世故,尤其在這種場合更是如此。要知道在此之前,他絕大多數時間皆生活在封閉的不為外人所知的桃源中,桃源雖然安寧,但卻安寧得有些沉悶,猶如一潭死水,與大冥樂土的多姿多彩實是不可同日而語,這對戰傳說的性格亦有不小的影響。

小夭見戰傳說有些失措的模樣,暗覺好笑,側身將眾人引入正殿。

△△△△△△△△△

貝總管不愧是總領乘風宮內大小事物的人物,在宴席中穿針引線,談笑風生,加之小夭性情開朗豪爽,頗有男兒風範,使宴席添色不少。眾人談笑風生,交杯換盞,氣氛融合熱烈,絲毫沒有因為戰傳說等人是坐忘城新客而顯得拘謹疏遠。

席間除了戰傳說、爻意、歌舒長空、石敢當、尹歡及伯頌父子三人外,還有鐵風等另外三大尉將以及坐忘城其他顯赫人物。不過看得出貝總管雖然只是司職乘風宮內務,但其聲望權勢卻隱然在四大尉將及其他人之上,這使戰傳說等人不由對這春風滿面的貝總管多看了一眼。

小夭與戰傳說對席而坐,酒至半酣,小夭已雙頰酡紅,往日被其奇裝異服所掩蓋的女兒嬌美之態顯露無遺。席前為答謝戰傳說、爻意的相救之恩,她已先後向兩人敬了酒,加上她一向沒有大小姐高高在上的架子,視四大尉將等人為其叔伯長輩,又依次敬過眾人,此時恐怕已有了些許醉意。

這時,小夭親自為戰傳說滿斟一杯後,向他舉杯道:“陳大哥,小夭設的‘露天賭局’承你捧場,最終總算沒有只賠無賺,陳大哥所下之注是小夭惟一能吃進的。這一杯是謝陳大哥為小夭捧‘露天賭局’的場而敬!”也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她對戰傳說的稱呼由“陳公子”變成了“陳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