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十一章 捍衛一方(第2/4頁)

自己的說法被戰傳說所否定,爻意也不再多說什麽。

貝總管嘆了一口氣,道:“看來只有寄希望於能從甲察口中問出真相了,但皇影武士無不是萬裏挑一者,無論武功、智謀,還是意志力,都非同凡響,要想讓他開口說出真相,實是太難!”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甲察並不知道真正的真相。”石敢當補充道。

貝總管沉吟片刻,緩緩點了點頭。

△△△△△△△△△

殞驚天遇害前就已傳令四大城門守將加強防範,他被害之後,各路人馬更不敢懈怠!此時城中群龍無首,各路人馬只能自行約束,在新的城主未產生之前,誰也不能擔保坐忘城不會發生變故。

坐忘城中人皆知若是冥皇不特意另行委任一名城主,那麽最有可能繼任城主之位的有兩人,一個就是貝總管,另一人則是北城尉重山河。

重山河乃昔日坐忘城城主重春秋的義子,重春秋並無子嗣,故重山河這一義子對重春秋自是格外珍視,也是因為念及這一點,坐忘城上上下下多認定重春秋最終會將城主之位傳與重山河,沒想到最終重春秋的選擇卻大出眾人意料之外:成了繼他之後新的城主者竟是殞驚天!而殞驚天與重春秋並無任何直接的密切關系,當時殞驚天僅是乘風宮的侍衛統領,其地位與今日的昆吾相同。而乘風宮侍衛統領一向設有兩位,各自統領一幫人馬,分別謂奇營侍衛、正營侍衛,其中正營侍衛只負責保衛城主安全,人數較少,但更為精銳,而奇營侍衛在一般情況下是對除城主之外的其余乘風宮重要人物負有護衛之責。昆吾就是正營侍衛的統領,而當年的殞驚天也是正營侍衛統領。

重春秋的決定出乎眾人意料,但當重春秋宣布這一決定時,坐忘城中人忽然感到環視坐忘城,的確沒有人比殞驚天更適合成為新任城主:他的顯赫戰功,他的心計智謀,他的武道修為,無不出類拔萃!而且殞驚天從不居功自傲,這使他與各尉將、統領都關系融洽。也許是重山河對自己會成為新任城主太有把握,不會感到任何威脅,所以連他與殞驚天的關系也頗為密切。

殞驚天被重春秋選定為繼任者後,包括重山河在內,無一人提出異議,因為沒有人能找出反對的理由。而在重春秋離世之後,重山河竟也沒有尋機對殞驚天有所刁難,而是盡心盡職地履行北尉將之責。對於這一點,讓不少人感到既意外又欽佩。

如今殞驚天一死,因感念重春秋、重山河的無私氣度,也許有不少人會覺得重山河此次應該會得到早在十余年就應得到的——城主之位。

但若拋開重山河與昔日老城主重春秋的關系,則貝總管顯得比重山河更有實力。貝總管成為乘風宮總管不過五年,卻將乘風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上下信服,而近些日子的一連串變故中,貝總管更顯示出指揮若定、揮灑自如的強者風範,若要使坐忘城不至於因為殞驚天的遇害而實力漸衰,也許貝總管才是城主的最好人選。

對於此事,無論是重山河還是貝總管,似都不甚在意,兩人依然一如既往地各司其職。

倒是旁人對此卻已再三思慮。

伯頌亦是如此!

伯頌的心情頗為沉重,其子伯簡子、伯貢子的受傷,城主殞驚天的遭害,這些都足以讓他憂郁重重。

而當歌舒長空突然自乘風宮中消失的消息傳入他耳中時,更使伯頌感到不安。

讓他不安的是,他擔心外人會懷疑此事是南尉府所為——畢竟在坐忘城曾與歌舒長空發生沖突的只有自己父子三人,而且自己的兩個兒子還是被歌舒長空擊傷的,他人若是懷疑歌舒長空之所以會失蹤,一定是南尉府心有不甘,故借歌舒長空重傷時將之劫走,這也是人之常情。盡管南尉將的權力不能深入乘風宮,但在乘風宮內有與南尉府關系密切的侍衛,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而歌舒長空與坐忘城已有隔閡,對他加以保護只是出於情面上的考慮,若是南尉府有意對歌舒長空下手,親疏分明,誰也不會真的全力護衛歌舒長空的。事實上,歌舒長空的舉止早已招來不少人的反感。

換而言之,在外人看來,南尉府是既有將歌舒長空劫走的動機,又有成功的可能。

但伯頌自感問心無愧,事實上他擔心的倒並不是他人是否會對南尉府起疑,而是擔心這會不會使自己與石敢當之間產生尷尬。盡管他相信自己也相信石敢當,但尷尬之情也許並不會因為彼此間的信任而完全消除。

同樣困擾他的還有殞城主被害後,坐忘城當何去何從的問題。雖然尤無幾已死,甲察被擒,但此事最終的決斷顯然不能是將甲察一殺了之。

即使甲察的事能有圓滿解決,接踵而來的又有奉何人為城主的棘手問題。伯頌身為坐忘城四大尉將之一,他的態度當然頗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