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十九章 權宜之策(第2/3頁)

天司殺凜然道:“此事若不是靈使失察,未能將假冒戰傳說的人分辨出來,就是靈使有意而為之!”

有意而為之?!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可以說還從來沒有人在這樣的場合對不二法門及法門中的重要人物提出非議!

一時間,眾人都靜了下來,默默地思忖著天司殺的話。以天司殺的身分地位,這樣的話可不是隨口亂說的,它很可能就代表了一種跡象。

“天司殺,既然你覺得此事有蹊蹺,那本皇就命你將此事查清!”

冥皇雖然沒有直接肯定天司殺的說法,但他讓天司殺去查此事,就已經表明了冥皇的一種態度:那就是對不二法門已不再是聽任自流。

五司皆震撼不小!

惟有天惑大相對此卻有所預見,因為早在蔔城人送殞驚天進入禪都時,不二法門居然派出數十名弟子“護送”殞驚天,就已引起了冥皇的不滿與警惕。

冥皇早已知道修訂祭湖盟約,無論對大冥王朝,還是對不二法門來說,都只是權宜之策。作為蒼穹諸國中最強大的兩股力量,他們之間的沖突畢竟是難免的,只是時間的遲早問題而已。

△△△△△△△△△

一相五司已然退去,冥皇獨自一人留在搖光閣內默默地想著心事。

冥皇早已知道“陳籍”才是真正的戰傳說,他的消息來源是蔔城今日城主左知己。左知己早在雙城之戰的時候,就已知道戰傳說的真實身分了,而且他還知道戰傳說曾被冥皇派人追殺,所以就毫不猶豫地將此事告之於冥皇,也算是因冥皇將他擢升為一城之主的回報。

至於戰傳說乃至戰傳說之父戰曲的身分,冥皇比誰都清楚。對他人來說,戰曲的出現是一個謎,因為在龍靈關一戰之前,樂土武界從未聽說過有戰曲此人。

惟有冥皇,他知道戰傳說父子是來自於神秘的桃源。

因為,冥皇與桃源之間,本就有著某種不為外人所知的聯系。

事實上,四年前,千異挑戰樂土武界高手之際,雖然各大高手紛紛敗於千異刀下,但冥皇並不慌亂,因為他知道,在最後的時刻,必然會有桃源的人出現,為樂土解除此難,而結果也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

冥皇本沒有理由要對付戰傳說的,但正如戰傳說所猜測的那樣,冥皇與劫域有著神秘的關系,他是身不由己!

沒有人會相信樂土至高無上的冥皇竟然會有身不由己的時候,但這卻是事實,而這也是冥皇心中最大的陰影。

為了殺戰傳說,冥皇在得知戰傳說進入坐忘城之後,立即密令殞驚天殺了戰傳說,但沒有料到殞驚天仁義寬厚,得知戰傳說非但無罪,而且還可以說於大冥王朝有功,因為他殺了劫域哀將。於是殞驚天並沒有依令而行,反而全力掩護戰傳說。

這才有了甲察、尤無幾殺殞驚天滅口,以及後來的雙城之戰。

冥皇何嘗不知雙城之戰,對大冥王朝可以說是毫無益處?但這是劫域的旨意,冥皇只有照辦。

劫域太瘋狂了,僅僅因為戰傳說殺了哀將,就根本不顧冥皇的為難之處,照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冥皇定會被劫域推向萬劫不復之境。

“但,劫域對本皇的束縛制約,卻根本無法化解……難道本皇真的要這樣永遠生活在劫域的陰影之下嗎?”

如果不是因為劫域的緣故,冥皇何嘗不知落木四、殞驚天都是大冥的良材,非但不能殺,反而應該重用?

冥皇折損了兩大重將,還落得個忠奸不明的名聲,實是有苦自知。

還有,殺戰傳說未遂,反而戰傳說的名氣在樂土越來越響,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此戰傳說才是真正的戰傳說,包括天司殺。而戰傳說的武學修為更是越來越可怕,照這樣下去,要想依劫域之意殺了戰傳說,是越來越困難了。

對於樂土人來說,因為對戰曲的崇仰,每個人在心中都希望大俠戰曲的後人也如他父親一般,是個英雄俠義之人。靈使以毒計使“戰傳說”名聲大壞,對樂土人來說,可以說是極為失望,一旦眾人知道原來真正的戰傳說另有其人,一定是歡欣鼓舞。而且,真正的戰傳說的所作所為,也的確如世人所期待的那樣俠義英雄。那時,僅僅是人心向背,也足以成為冥皇擊殺戰傳說的極大障礙。

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戰傳說能如其父一樣,而不是成為大冥王朝的罪人。所以,冥皇就是有意混淆視聽,加害戰傳說也已經很難做到了。

在戰傳說這件事上,冥皇已陷入左右為難之境。

“難道,本皇就這樣束手待斃?或者,該是另取捷徑的時候了?”

冥皇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早已想到這一問題,但當天司殺不加掩飾地支持戰傳說時,才讓冥皇真正意識到此事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