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十八章 劫主末路(第2/5頁)

洞穴內一時鴉雀無聲!

大劫主的神色慢慢地和緩了些,他甚至露出了一絲笑意:“本劫主怎會不知你一向忠心耿耿?你不必緊張,起來吧。”

牙夭反而更緊張了,他追隨大劫主已有多年,知道大劫主動怒之後,極少能夠主動控制住的,所以當大劫主忽然變得平和時,牙夭更為惴惴不安。他趕緊站了起來,不安地側立一旁。

就在牙夭心神不定之時,在洞穴外負責警戒的人快步跑入,向大劫主稟報道:“主公,有兩名走散的鬼卒在左近出沒,請主公定奪!”

“走散的鬼卒?”大劫主如鷹隼般的雙目驀然閃過異芒:“是在九幽地火噴發時走散的鬼卒?”

那稟報者不敢肯定地道:“或許便是。”

大劫主雖未立即作出決斷,心裏卻知只可能是在九幽地火噴發時走散的鬼卒。當時他為了得到天瑞甲,不得不置鬼將的安危於不顧,結果天瑞甲被人搶先一步得到,而鬼將也被晏聰所殺。

大劫主是在追蹤靈族羽老未果之後與牙夭、樂將等人會合的,會合時才得知鬼將已死,並且有部分鬼卒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很難辨斷這些鬼卒究竟是失散了,還是亡於九幽地火之中。不過對孤身深入樂土的劫域人來說,當然寧可是前一種可能,那樣畢竟還存有會合的機會。在孤軍深入的情況下,的確是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但幾日過去了,大劫主等人對這事已不抱多少希望了,在樂土人的重重包圍下,武學修為一般的鬼卒怎能突破重重封鎖?

這些日子來,大劫主所帶領的這些人馬無時無刻不處於危機中,自顧不暇,更無從了解失散的鬼卒的去向。投靠晏聰的鬼卒曾在萬聖盆地與九歌城、六道門的人一戰,當時大劫主亦在萬聖盆地,但他們終是擦身而過,不曾謀面。

如今,有兩名鬼卒出現在左近,帶給大劫主的反而不是驚喜,而是疑慮重重了。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鬼卒何以能夠穿越樂土人的重重封鎖?

牙夭則總算暗自松了一口氣,這一變故可以轉移大劫主的注意力。

大劫主嘴角浮現出一抹冷笑,他對牙夭道:“你去將他們帶來——記住,如果你被樂土人發現,就不用回來見我了!”

牙夭頓知這是大劫主給他的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雖然有些風險,但總算是一次機會。牙夭很識趣地什麽也沒多說,便隨那進來稟報的人悄然出了洞穴。

足足一刻鐘後,牙夭才領著兩名鬼卒悄然返回。兩名鬼卒一見大劫主,便齊齊跪在大劫主面前。

大劫主居高臨下地望著他們,目光深邃莫測,讓人無法弄清他在想著什麽,洞中的氣氛緊張之至。

大劫主終於開口了,他道:“鬼將戰亡,何以你們卻還能活著來見本劫主?四周處處都是樂土人,難道你們竟有如此高明的手段,可以避過樂土各路人馬的封鎖?若是你們以自己為誘餌,誘使我們劫域人暴露行蹤,那可是投靠樂土的一件奇功啊!”

眾劫域人都不由為這兩名鬼卒捏了一把汗,在目前的情況下,大劫主的確不得不格外小心謹慎,鬼卒應對的要是稍有什麽紕漏,只怕立即就會招來殺身之禍。而鬼卒在這種時刻出現,也確實有可疑之處。

那兩名鬼卒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聲音低啞地道:“鬼將是被一個名叫晏聰的人所殺,晏聰不但殺了鬼將,還生俘了不少鬼卒兄弟——”

聽到這兒,大劫主的臉上籠罩了一層寒霜,目光淩厲森寒,讓人不敢正視。

兩名鬼卒的臉色也漸漸地變得蒼白,那鬼卒接著往下說道:“後來,被生俘的兄弟的行蹤為樂土人發現,遭至圍攻,晏聰任憑我們與樂土人廝殺。最後,只有四名鬼卒兄弟在那場廝殺中活了下來,雖然活了下來,卻無法逃脫晏聰的控制,此人的武道修為極高,而且詭計多端,極有城府,我們僅有的四人根本無法做任何的反抗。奇怪的是,明明知道對我們擒而不殺會招來其他樂土人的非議,但晏聰卻的確堅持不殺我們。起初我們也明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直到昨夜,我們才知真相,他之所以留下我們的性命,只不過是想利用我們對付主公!”

大劫主一點也不顯得驚訝,他以出奇平靜的聲音道:“他讓你們怎麽對付本劫主?是在見到本劫主時行刺,還是以你們引我們現身?”

那鬼卒道:“晏聰自然也知道主公神功蓋世,刺殺主公絕對是癡心妄想,但此人心計極深,他讓我們有意在危山十九峰一帶出沒,目的就是要引起主公的注意,只要主公將我們帶來,他的計謀就成功了一半。”

包括牙夭在內的眾劫域人皆微微變色!

大劫主沉聲道:“如此說來,我們的行蹤已因為你們而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