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一章 九靈門徒(第2/3頁)

一切都依照原先的布署,迅速而有條不紊地運作起來。

與此同時,劫域所屬正以驚人的速度向落日峽谷逼近。廣相照的駿馬在劫域人的駕馭下,風馳電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一連穿越了五道封鎖線,斃殺三十一人,傷十七人。

縱然依照晏聰的計謀,這些人都只是象征性地截殺大劫主,他們都不是“滅劫”之役的中堅力量,但大劫主所率的劫域人摧枯拉朽般的長驅直入,仍是讓人心神震撼。

在接近落日峽谷的三裏之內,道路一側全是光禿禿的山巖,根本無法隱蔽人馬伏擊,而另一側則緊挨著雲江。

依晏聰的意思,本不想在這一帶安排任何人馬,但天司殺卻認為既然已有五道封鎖線了,在這兒再多安排一些人馬也未嘗不可,大劫主若要改變穿過落日峽谷的計劃,早在突破五道封鎖線的時候就會改變了;若是不改,那麽在此再安排一路人馬也應該不會影響大劫主的計劃。

天司殺之所以希望在這一帶安排人馬,其實是擔心大劫主一旦進入落日峽谷後,斷其後路的力量太弱,聖水教的勢力的確不弱,但對晏聰是否真的能請動聖水教的力量,天司殺實在有些不敢確信。聖水教久居海上,與樂土武道各族派少有瓜葛,年紀輕輕的晏聰真能說動聖水教嗎?

守候在這一帶的是道宗的四十余名弟子,藍傾城並不在其中,為首的是欒大。

欒大在對付支持石敢當的道宗弟子時不遺余力,自石敢當被“毒殺”後,欒大在道宗很受藍傾城重用,這一次藍傾城參與“滅劫”之役,將欒大也帶來了。

欒大品性鄙俗,雖然得藍傾城賞識,但在道宗弟子中卻並無威望。當示警的煙火接二連三地升起時,欒大心頭忽然升起一個驚人的念頭:他要獨戰大劫主!

此念一起,欒大不由為之激動不已。

由那些示警煙火升空的時間密集程度來看,前五道封鎖線定然是一觸即潰,這使欒大忽然有了一戰成名的強烈欲望。他雖然自知絕對不可能勝過大劫主,但自忖在劍道修為上也浸淫了數十年,只要能將大劫主阻截一時半刻,與其他人的一觸即潰相比,何愁不名揚一時?

“那時,道宗上下還有誰敢小視我欒大?”

欒大為自己的念頭所激動,就像痛飲了美酒之後,周身的血液都開始沸騰,一種類似於微微暈眩的感覺漫過他的身心,讓他雙目熠熠有光,面部肌肉因興奮與緊張而繃得緊緊的,本就闊的嘴臉更顯得闊了。

道宗弟子察覺到欒大神色有些異樣,都有些詫異,卻無人相問。

眾道宗弟子的目光都投向了大劫主必經之路,他們所在的地方、地勢比那通道高,正好可以居高臨下地將下面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來了!”不知誰低聲說了一句。

氣氛立時緊張起來。

馬蹄聲如自遠而近的驟雨般,密集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間。

要獨自與大劫主一戰的念頭,就如同揮之不去的咒念般控制了欒大的心靈,他太渴求道宗上上下下都承認他的地位,偏偏又無法達成這一迫切的願望,在失落中,他的心理難免失衡。

欒大的目光亮得有些邪異,亦投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但事實上他的目光卻似無所見,空茫茫的一片,惟有腦海中在想象著、幻現著大劫主策馬飛馳的情形。

所以,當其他道宗弟子驚訝地發現劫域人馬出現之際,竟有一團暗黑之氣籠罩著他們七人七騎,難以看清時,惟獨欒大對這異常的情形視若未見。

明亮絢麗的陽光下,卻出現了一片與陽光格格不入的暗黑之氣,並且暗黑之氣卷裹著七人七騎向落日峽谷這邊飛速逼近,這樣的情景,著實有些詭異。

眾道宗弟子微微色變時,欒大忽然低吼一聲,也未與其他道宗弟子招呼,已倏然掠出,倏起倏落,轉眼間已落在道路中間,“錚……”地一聲拔劍而立。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道宗弟子皆為之一愕,暗忖在原計劃中並無這一步啊,一時不知是否該隨之而動,予欒大以支援。

欒大仗劍而立,凝神向前方望去,只見一團暗黑之氣快速向他這邊席卷過來,他竟無法看透這團暗黑之氣,只能聽到馬蹄聲自暗黑之氣中傳出。

欒大的雙眼漸漸眯起,一股無形的壓力隨著那暗黑之氣的迫近而不斷地加大,手心慢慢有了冷汗,握於手心的劍在“嗡嗡……”作響。

隨著那團暗黑之氣的逼近,莫可抵禦的強大氣勢也全速壓迫過來。

欒大忽然覺得自己無比的渺小與脆弱——這樣的感覺,是突然萌生的,但一旦萌生,則根本無法將它壓下,而只能是越來越強烈。

欒大感到正向自己全速逼近的已不是數人數騎,也不是一團神秘莫測的暗黑之氣,而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