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十八章 皇者之約(第3/4頁)

戰傳說的語氣不再那麽拒人於千裏之外,他道:"沖鋒陷陣非我所長,即使有心恐怕也無法相助,何況樂土能人輩出,直搗劫域應指日可待。”

冥皇搖頭道:"單論力量對比,劫域的確無法與樂土相提並論,但劫域卻有獨特的地利,其地處極寒之地,絕大部分地域都是終年為冰霧覆蓋,對於樂土人來說,在劫域穿行十分困難,尤其是大隊人馬。劫域完全可能利用地利,在途中重重設阻,這樣一來行軍必然極為滯緩,補給就成了問題,時急間一久,戰事被拖入冬季,對樂土就越發不利——由此看來,攻伐劫域取勝的最關鍵就是要做到速戰速決!”

戰傳說若有所悟地道:"莫非,你已有計算?”

冥皇道:"主力人馬兵發劫域目標十分明顯,被截殺是在所難免的,所以本皇就想到在主力人馬之外,另設奇兵,由精銳之士組成。主力人馬按班就緒地正面進攻劫域,吸引劫域的注意力,而另組的精銳人馬則夜行晝伏,悄然直入劫域腹地,攻其空虛,出奇制勝!”

戰傳說對冥皇的分析及所想計策頗有些佩服。

冥皇接著道:"奇兵之長,就在於奇、少、精,以劫域的環境,就算是正面進攻,也是路途艱險,另擇它途之困難就不難想象了,而且在深入其腹地後,他們將孤軍奮戰,所以這支奇兵必須人人都出類拔萃!再則,劫域對大冥王朝的情況頗為了解,若這支奇兵的統領由禪戰士、無妄戰士或者六大要塞中抽調,勢必會被劫域察覺而有所防備。本皇之意,就是這支奇兵的統領應是實力卓絕卻又並非直接歸屬大冥王朝的人擔負。”

這時,戰傳說完全明白了冥皇的意圖。

無疑,這樣的策略是頗具謀略的。

"本皇之所以要秘密見你,並非故弄玄虛,而同樣是為了避免劫域對你予以更多的關注。”冥皇解釋道。

戰傳說心頭飛速轉過許多念頭,他已被冥皇說動了,攻伐劫域是造福樂土萬世蒼生之舉,戰傳說願意為之盡一份力。

爻意看他神色,頓猜知其心意。她本就已勸過戰傳說暫時別去荒漠,此刻她再度對戰傳說道:"我的事不用急的。”

戰傳說看了看她,沒有說話。

冥皇道:"如果戰公子有所不便,本皇也絕不勉強,只請勿將今日本皇所說的話傳出便是。”

戰傳說終於道:"我可以答應你,但我有一個要求。”

冥皇道:"要本皇查清殺害殞驚天的兇手?”

戰傳說對冥皇能夠猜中自己的想法感到有些意外,他道:"殞城主是為我而死的。”

冥皇道:"你應該可以想到,即使你不提出這一要求,本皇也會將此事全力追查到底的。”

戰傳說相信這是冥皇的肺腑之言——冥皇既然推測殞驚天之死與不二法門有關,就不可能沒有想到如果事實真是這樣,那預示著什麽。不二法門在各方面力量關系微妙的時刻暗殺殞驚天,絕不會是偶然之舉。

於是,戰傳說果斷而豪邁地道:"既然如此,去劫域走一遭又何妨?”

冥皇不無欣慰地笑了……

△△△△△△△△△

天司命府、地司命府的司命驃騎在樂土主要馳道上策馬飛馳是樂土最常見的情形,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

一道道指令由禪都傳向樂土四面八方,大冥王朝專門訓養的靈鴿、靈鷂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

禪都主街上,六大要塞派出向禪都復命的信使快步如飛,身子微躬,神情肅穆,"風……疾……”的呼聲不時響徹長街。

"叮叮……當當……”樂土幾大鑄兵庫日夜加班,趕制兵器,一雙雙肌鍵鼓突的手臂將風箱拉得像是欲飛起來,爐焰竄得老高,映射著一張張汗如雨下的臉。

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坐忘城、蔔城、九歌城……一列列兵馬開出,由不同的方向向禪都東郊外匯集。

大冥這個古老的王朝,在決定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攻伐時,開始顯示出它的強大力量。

一連數日,樂土都是天色陰沉,天空黑沉沉地壓下來。

——但一直無雨。

即使有雨,也不能改變一場大戰的爆發。戰爭的機器一旦啟動,就絕不會輕易停下。

△△△△△△△△△

坐忘城城東"雙城之語”茶寮。

與物行很相像的劍帛人物語忙裏偷閑,將頭探出窗外看了一陣子後,又將頭縮回,像個小孩般咋了咋舌,一臉的激動與興奮:"好家夥,恐怕有上萬人馬!刀槍亮得晃眼!這一次,劫域人也要嘗嘗無處容身的滋味了。”

茶客們知道物語是看到了由坐忘城開赴禪都的人馬,其激動與興奮透出一股小家之氣,讓人感到他定沒見過什麽世面。眾茶客都知道物語是劍帛人,茶客們身為樂土人,在劍帛人面前自然而然地有些高傲與自得,雖然有不少人其實心裏也想出去看看上萬人馬開赴禪都這樣難得一見的壯觀情景,但最終都選擇了穩穩當當地坐著,臉上浮現出矜持而且不以為然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