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主公

江烽很清楚,隨著澮州的設立,自己和地方士紳望族們的拉鋸戰也會要逐漸進入尾聲了。

尤其是隨著許氏和鞠氏族人的到來,澮州一旦設立,司戶參軍未來的主要工作便是檢地,這一工作的推進不可避免。

而且許氏族人和鞠氏族人為主的屬員會很快下到固始和殷城兩縣,對這兩縣士紳望族們先行開始的自我檢地進行復核,一旦發現其有偽造或者隱瞞行為,就將重懲,而主動報告者,則將獲得程度不同的減免獎勵。

事實上所有人都知道江烽在固始推進檢地之策的決心已下,但是關鍵在於澮州是否設立,以及設立之後盛唐和霍山兩地是否會如他所說的納入澮州管轄,而這又和中原之戰息息相關。

所以當南陽軍大敗而歸,蔡州元氣大傷的這一結果塵埃落地時,陳氏、譚氏這些士紳望族就知道該怎麽做了。

主動配合檢地,自報數量,同時另外一項工作也迅速展開,那就是對盛唐、霍山兩地的田土檢視,這關系到日後家族的收益彌補,哪怕現在這兩縣仍然有小股蟻賊和遊寇活動,也阻擋不了大族們攫取田土的野心欲望。

在這期間,陳蔚作為固始縣令,又是陳氏一族的代表,開始穿針引線的為未來澮州刺史府下司戶參軍——許氏族人許子洵與陳、譚各族進行溝通協調,也間接的幫助以許、鞠族人為主的戶曹進入兩縣開展檢地。

陳蔚也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尷尬,雖然被江烽許以長史之職,在未來江烽更多心思精力放在軍務的情況下,長史甚至就是代行刺史職權,但是刺史府錄事參軍這一職務卻極有可能來自汴梁的崔尚密友杜拓所接任。

這對於一力想要推薦自己另外一名來自汴梁,但是卻和自己交好的王氏子弟王煌的他來說,也是一大打擊。

其實陳蔚內心也早有預料,江烽不會允許未來的澮州刺史府中某一人或者某一派占據絕對上風,尤其是江烽本人並非大族出身,在政務人才這一塊明顯更為缺乏的情形下,以一個相對平衡的格局來共掌澮州才是明智的選擇。

只不過是人都希望自己的話語權更大一些,所以難免就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奢望,現在打破了幻想,陳蔚反而踏實了許多,這說明江烽心裏有數,對現在的這個格局才是認可的。

陳蔚的話讓在座的武人們自然還沒有多少感覺,但是像可能擔任未來刺史府參軍的崔尚自然就心知肚明其中的含義了。

“陳大人,這就要看您和杜大人以及許大人他們和州裏各家的協商了,據我所知,固始縣裏各家以及殷城譚家這些大戶們在糧食種子等方面還是有些富余的,流民們現在初來肯定困難,若是能提前引導前往霍山和盛唐墾荒接地,他們不妨先走一步,先把這些流民們未來一年的生計安排好,這樣對他們日後的長遠打算也有好處啊。”

崔尚的含笑提醒也讓陳蔚有些臉熱,這是變相的在敲打自己了,也不知道這是不是江烽的意思,或者江烽還沒有考慮過來,崔尚也是一番好意?

陳蔚對崔尚暫時還沒有多少敵意,哪怕對方推薦了杜拓搶了王煌的位置,但陳蔚也很清楚縱然沒有杜拓,恐怕江烽也不會讓王煌來擔任錄事參軍。

現在讓王煌接任僅次於錄事參軍的司功參軍,也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安排了。

陳蔚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越來越認可了江烽這個武人成為這一地主宰者的這個現實,甚至還開始主動的圍繞這個目標運作,不僅是他自己,其他人也一樣。

如果說之前陳蔚還只是有些被動的接受江烽作為固始一地的主宰者這個現實,甚至內心也還在幻想是否會在某一場戰爭之後,會是蔡州袁氏或者南陽劉氏、鄂黃杜氏這樣的世家大族來接管固始,但現在看來這不符合現實了。

事實上陳蔚也清楚,如果真的如袁氏、劉氏這樣的大族接管固始,陳氏的處境未必會有江烽執掌固始好。

哪怕江烽現在提出了檢地之策,但是卻並未把路封死,把盛唐和霍山之地拿出來作交換,頂多也就是一個把現實利益換為長遠投資的做法罷了。

而換了袁氏或者劉氏入主,像陳家這種地方士紳會有一個什麽樣的待遇,還真不好說。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江烽這種庶族出身的角色對於像陳家這樣的本土士紳來說更是一個機會,尤其是江烽表現出了咄咄逼人的向外擴張架勢,並不斷取得了收獲的情況下,陳家沒理由要和這樣強勢崛起的武人作對。

江烽目光平靜的掠過陳蔚略顯尷尬的臉上,對於陳蔚矛盾的心境,他能理解,不過他也相信陳蔚在一番糾結之後應該早就拿定了主意。

如果這個時候都還看不清形勢,江烽就真的要懷疑陳氏把陳蔚這個家夥推到固始縣令職位上是不是太草率了,沒有一份理性的頭腦,怎麽來維護家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