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壽州鄭家

李瑾還是離去了,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回答江烽的疑問。

不回答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回答,江烽意識到自己遇刺背後恐怕還有更復雜的故事,甚至連自己大概都難以想到。

關中長安城內的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矛盾重重,其復雜程度恐怕連長安城中名義上的主宰者大概都難以搞清楚,或者是難以幹涉,不僅僅是自己遇刺,就像是山南西道問題,都足以證明。

接下來的一連串登門看望慰問也印證了江烽的懷疑,無論是大殿下還是二殿下,亦或是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大佬們,都紛紛登門,慰問之余也都信誓旦旦表示要揪出這幕後黑手,倒是讓江烽都有些懵了。

自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藩閥,或者說甚至連藩閥都還有些算不上,怎麽就會牽動那麽多人的神經?

或者說自己的遇刺已經不單單是自己遇刺那麽簡單的問題了,更涉及到其他被牽扯進來的許多人和勢力。

就像那位大殿下所說的那樣,總有一些人想要興風作浪,有意要把誰攪渾,妄圖在裏邊得利,或者說他得不了利,卻要讓你受損,這種人就有這麽歹毒。

具體指誰,江烽也不得而知,甚至江烽覺得恐怕大殿下本人也吃不準究竟是誰有意栽誣他,但可能栽誣他的人和勢力估計不是一家兩家,否則他也不會吃不準。

總而言之,江烽明白了,自己不過是被卷進來遭了無妄之災,或許人家根本就不是想要刺殺自己,只是想要用刺殺自己來攪渾水,讓局面更混亂,讓各方的猜忌懷疑心更甚,進而從中謀利,但現在你要從其中梳理出來卻沒那麽容易,很多東西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會慢慢顯現出來。

就像憤怒欲狂的大殿下一樣,他肯定會懷疑甚至仇視幾個有可能栽誣他的對象,假如這個刺殺的主使者並不在其中,那麽也許這就是他要達到的目的。

想明白這一點,江烽越發覺得在這長安城裏意義不大,只是他又有些可惜這樣一次來長安的機會,不想這樣匆匆離去。

長安城裏一樣是人才薈萃,但是和汴梁相比,長安九大公卿家族更為強勢,幾乎壟斷了整個關中的資源,甚至於連能夠插得上手的外藩,他們也一樣不願意給庶族半點機會。

這些對於江烽來說卻恰恰不是問題,他手下幾乎就是一個大雜燴,雖然是大梁來的人最多,但是像許氏、鞠氏以及本土勢力依然有不小的勢力,現在他需要更多的非大梁系人才進入,這樣才能實現整個澮州軍政要員大將們的平衡。

像卡裏姆和納辛已經找上門來了,雖然他們提出了很多前置性的要求條件,但是江烽卻很滿意,嫌貨才是買貨人,能夠提這麽多要求條件,說明他們是真有心要加入進來了,否則不需要其他理由,就說自己現在精力不濟資金不足就能脫身。

……

蘇鐵是估計江烽一行已經除了潼關,這才通過尉遲無病告知了江烽已經離開了。

尉遲無病吃驚之余也只能嘆息不已,在他看來江烽是被這一場刺殺嚇破了膽,想想也是這長安城裏,齊王府外,居然有固息期高手刺殺,如果不是應對得當,也許江烽就真的給撂下了。

連齊王府外都能遇上這種事情,如果真的有心要對付江烽,只怕下一次運氣就不一定有那麽好了。

江烽也分別給李瑾、尉遲無病二人以及政事堂和樞密院都留了信。

當然向尉遲無病那邊的解釋是澮州事務繁忙,需要自己馬上回去,所以請恕不辭而別;給李瑾的信則要豐富許多,談了許多,也邀請李瑾能在年內到澮州一行。

至於說政事堂和樞密院那邊無外乎就是一些套話了,政事堂吏部已經和江烽基本談妥了關於光州刺史、長史、司馬以及六曹判司的人選,這裏邊也免不了又有一番交鋒,大殿下和二殿下兩人都有意要加塞自己的私人,而政事堂則要力保朝廷的意圖得以實現,所以也才拖了這麽幾日,正好江烽因傷無法外出,所以吏部來人也是頻繁出入江烽居所,總算是把人選敲定。

蘇鐵留在長安還有另外的任務。

江烽交給他要在關中招募人才的任務,同時也通過信函的方式請求李瑾幫其招募庶族人才到澮州。

江烽相信在這個問題上李瑾是樂於幫忙的,蓋因關中庶族是很難出頭的,甚至比在南陽更難,公卿豪門幾乎壟斷了所有高位,甚至稍微有點兒油水的位置都被這些豪族所霸占,別說庶族就是關中許多地方士紳都一樣挨不上邊。

回程江烽沒有選擇走南陽,原因也很簡單,他很懷疑在長安城中的刺殺並非長安內部勢力的傾軋,而是來自南陽。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可這種可能也就意味著自己如果通過武關道原路返回,那麽就需要過相當長一段南陽境內,而被其發現覺察的可能性就會大許多,而走潼關這邊進大梁,哪怕大梁對自己的態度現在還有些捉摸不定,但是起碼自己化妝通過大梁應該還來不及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