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1章 分崩離析

皇帝駕崩,此乃國殤,須通傳天下。

不過,國不可一日無君,在給皇帝冶喪之前,須得先立新君。

由新君主持先皇葬禮。

目前丞相聞綱等人能夠擁立的新君,只能是太子姬驁。

其實在眾臣回轉洛邑,最終決定擁立太子為新君之前,也有過很多毒計。

例如軍部尚書班棣就獻計,可嘗試封鎖先皇駕崩消息,以其它急務又或者是先皇的名義聖旨,召在外的四皇子與七皇子急歸洛邑。

然後再論其它。

到時候無論是軟禁四皇子還是七皇子,又或者是擁立這兩位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正常情況下,軍部尚書班棣的這個方略,還是有可行性的。

可是仁尊皇姬隆被刺,乃是眾目睽睽之下,數千大周貴族親眼目睹的情況下發生的。

這種情況下,封鎖消息那是一個壓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最終,軍部尚書班棣的這個方略被扔到了角落了。

按丞相聞綱的說法,恐怕先皇駕崩的消息此時此刻已然傳遍四方權貴了,何談封鎖。

現在最重要的,是先定下大義名份。

何謂大義?

洛邑的貴族支持的,即是大義。

能夠掌握巡天司與秘監的就是大義。

能夠掌握拱衛洛邑的中央禁衛軍的,就是大義。

能夠獲利大周各州州牧承認上了賀表、宗室擁戴的,即是大義!

能夠將大周的三件鎮國至寶掌握到手中的,就是大義!

所以,丞相聞綱與群臣,大周左右宗令,在洛邑的五位議政親王以最快的速度,擁立了太子姬驁為新君。

同時,一系列的政治交換也就此開始。

還沒有給仁尊皇姬隆冶喪開始,一道道以新皇姬驁的名義加封各方的恩旨,就被內監給送向四面八方。

意思也很簡單,我做了皇帝,大家都有好處!

大周的朝臣們,自然是樂見這件事的。

但是,那些真正有著利害關系的幾位,反應就不一樣了。

比如離親王姬原、震親王姬玠、四皇子姬淵、七皇子姬賀,這四人的反應,乃是新皇姬驁最最在意的。

新皇姬驁加封中,對這四人的加封中,尤其是四皇子跟七皇子等人的加封最厚,為的就是讓這倆兄弟支持他。

可是新皇姬驁的聖旨,有若是石沉大海,一連好幾天了,無論是離親王還是震親王,又或者是四皇子、七皇子等人,都沒有任何反應。

事態正向著最壞的情況發展。

第六天的時候,離親王、震親王、四皇子、七皇子四人,突然在同一時間明發天下,請新皇就先皇之死,給一個解釋!

預想中的口水仗,並沒有出現。

還不等姬驁有所反應,解釋這事,離親王姬原就發出了一封討逆檄文—要討伐弑君弑父、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新君姬驁,為他的皇帝哥哥報仇血恨。

同時,當日刺客刺殺仁尊皇姬隆得手之後,最後那句‘請太子殿下信守承諾’,也像是瘟疫一樣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天下。

所謂賊咬一口,入骨三分。

又謂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

姬驁現在就處在一個無比尷尬的情況。

他所有的辯解,都是蒼白無力的。

反倒是類似的謠言越傳越烈,甚至有謠言說是他親手刺殺了他的父皇,親手割了他父皇的腦袋。

那些喜好八卦的普通百姓才不會想其中的合理性,只會景從,要不然,堂堂一個議政親王,為什麽會發檄文討伐新君?

三天以後,待這謠言發酵的差不多,離親王姬原就再發檄文,決意發兵討伐弑君弑父的人面獸心的姬驁,為皇帝哥哥報仇血恨,同時號召周邊州郡景附,為先皇報仇,擒逆子、殺奸佞,以正朝綱。

一時間,離親王姬原占據的江南十四州左近周邊,竟然有數州十幾郡響應離親王姬原的討伐檄文。

而離親王姬原的討伐檄文與這些州郡的景從,卻像是打開了一個口子一樣。

第二天,剛剛受了姬驁加封的寧親王姬淵,亦公開發布檄文,要新君姬驁就弑君弑父之罪名自辯,若不然,必發兵討伐,為父皇報仇。

姬驁那個恨啊。

自辯?

他如何自辯?

滿朝諸公說的,你們都不信,他說什麽,重要嗎?

其實無論是姬驁還是丞相聞綱還是其它朝臣,都明白四皇子姬淵檄文,只是一個借口,一個擁兵自立的借口。

這也正是丞相聞綱和諸多重臣當初擔心的。

隨後,最壞的結果就出現了,未幾,新受封的七皇子、和親王姬賀,亦發布了討賊檄文,內容比四皇子姬淵還要激烈,反正就是要新皇姬驁給一個交待,否則就將發兵討伐。

當然,擁兵是一定的。

對此,洛邑滿朝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