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第2/3頁)

她話中的意味太過明顯,鄭宓一怔,擡頭看她,卻看到明蘇的眼中隱有淚光。這一瞬間,鄭宓便知,明蘇什麽都知道了。

“要你的字。”明蘇又強調了一遍,一字一頓的,“不要別人的。”

鄭宓握筆的手有了幾分顫意,斜陽晚照,窗外的竹子交叉生長,影子也隨意地往窗台上躺,明蘇就看著她,她眼中的目光漸漸地轉為哀求,便好似所有的希望都交托在她的筆下了。

鄭宓慌亂,只覺手中的筆重逾千鈞,她低下頭,腦海無數念頭閃過,筆就要落下,忽然門邊來了一人,站在門外出聲:“見過皇後娘娘,見過信國殿下。”

鄭宓的筆停住了,望向門外,是趙梁。

紙上只有一滴墨,是方才趙梁驟然出聲時,皇後失手點下的。明蘇握緊了拳頭,手心滿是冰涼的冷汗。

“小的莽撞,驚擾了娘娘與殿下。”趙梁賠笑著道,“只是陛下急召,信國殿下快快隨小的前去面聖吧。”

突如其來的召見,突如其來的打斷,明蘇滿心的膩煩,險些說出“中午不是見過駕了”?鄭宓輕輕拉了一下她的衣袖。

明蘇順勢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她的勁道有些大,抓疼鄭宓了。

不能鄭宓蹙一下眉頭,明蘇立即意識到了,忙松了手,指腹在被她握疼的地方輕輕地撫了撫。

“有勞中貴人走這一趟。”明蘇說道,松開了手。

鄭宓轉頭看她,看到她眼底壓抑的憤恨、狂躁。

趙梁在外做了個請的手勢,明蘇舉步,自鄭宓身邊走出。

她走到門口處,鄭宓在身後道:“這幅字,來日再為公主書寫。”

明蘇腳下一頓,她知皇後此言是為安撫她,可因她這一句,她卻越發地急躁,越發地迫不及待,越發想要立即就看一看這具身軀裏的魂魄。

“多謝娘娘。”明蘇並未轉身,背對著皇後說罷,便走了出去。

離了仁明殿,焦躁之心不減,反倒越來越充斥胸口。

“無為山人本事高強,陛下服了他獻上的丹藥,精神好多了。”趙梁突然出聲道。

明蘇聞言,只得轉了注意,笑著應對:“那就好。”

趙梁落後他半步,二人走得頗快,卻也不影響口中往來。

“中午才拜見過父皇,為何這時又有召見,可是父皇有什麽吩咐?”

趙梁低著頭,面上始終笑吟吟的,微微屈下的腰顯出幾分卑微來:“這小的就不知了。”

他說罷笑了兩聲,又道:“陛下聖心獨斷,小的哪能猜到陛下的心思。不過此次陛下只召見了殿下一人。

興許是服下丹藥,有了精神,想起殿下來了,宮裏宮外何人不知,陛下最喜歡的孩子便是您了。”

明蘇聽懂了,這是告訴她,皇帝服下丹藥,有了精神,心下又起了什麽算計,這才召她去的。

此事恐怕還不小。這一番去定有收獲。

可明蘇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她知她眼下當集中精力,去應對陛下。

可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想,若是方才未遭打斷,她會看到什麽?皇後寫下的會是誰的字跡?

她為何不與她相認?五年過去,她不討她喜歡了嗎?

明蘇想得晃神,眼見路邊植了柳樹,甚至道:“此樹不祥,宮中不當有柳樹。”

她乍然說了這麽一句,倒讓趙梁摸不著頭腦,使得他反復思量這話中有什麽深意?

是信國殿下修為深了,還是他趙梁不中用了,打機鋒都打不明白了。

二人就這麽迷迷瞪瞪地到了紫宸殿。

明蘇行過禮站起身,便見皇帝倚在床頭,手中捧著碗粥,用得不緊不慢,面上還有幾分愜意。

雖仍是須發皆白,皺紋橫生,但精氣神上已不是中午見時的那般頹萎蒼老了。

無為果真有幾分本事,難怪一入宮便得皇帝如此禮遇。明蘇心道,面上則不多言,恭恭敬敬地站到一旁。

皇帝緩緩咽下一口粥,將碗往邊上一遞,自有宦官上前接過。

他取過帕子,擦了擦嘴,打量了明蘇兩眼,笑道:“坐下說。”

立即有宮人送上杌子來。

明蘇便坐了,笑與皇帝道:“父皇好些了?”

“好了。不過是虛驚一場,那些太醫不中用,這才顯得好似出了什麽大事一般。”皇帝輕松道。

“那就好,兒臣們也就安心了。”明蘇回道。

“你是安心,可他們朕看就不見得了。”皇帝淡淡道。

明蘇只裝作聽不懂,她心中想的是,皇帝趕緊把話說完,讓她趕得及在宮門下鑰前再去一趟仁明殿,逼迫皇後,當著她的面把字寫出來。

“文官就不說了,朕一向知曉朝中那起子文人,口口聲聲說著忠君,實則最是藏汙納垢……”

南面的窗開著,想來是皇帝感覺好些了,便嫌殿中藥氣重,命人開窗透風的。明蘇瞥了眼窗外,天色已昏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