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鬥鎧故事(第2/2頁)

但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具備那麽寬廣無邊的胸懷。當時,在逃離洛京的潰軍之中,就有位名李長生的青年軍官,那失陷在烈焰裏的國都裏面,有他的妻子和父母。年青的軍官含著淚水發誓,絕不忘懷今日的一切:“魔族對我們做的一切,他日必將百倍償還,我們也要開發出自己的鬥鎧,以鐵與血來對抗他們!鮮卑必須毀滅!”

南朝建立自己鬥鎧部隊的經過是艱難而曲折的。殘余的劉氏皇族試圖在江南重建政權,但在這個風雨動蕩的時代,北魏帝國的威脅日益增大,養尊處優的皇族子弟無法適應如此殘酷的挑戰,他們醉生夢死地麻醉自己,卑躬屈膝地向北方討好進貢,以此來延續南漢。

這時,以李長生為首的青年軍官團迅速崛起,他們主張復仇,主張建立漢人的鬥鎧部隊,北伐復國。他們的強硬立場得到朝廷和民間的普遍支持,這批少壯派軍官以襄樊為中心,組建了自己的軍隊,形成了新的軍閥勢力。

時運恰巧,鮮卑人初入中原建立北魏帝國,草原民族建制粗糙,缺乏保密防範意識,一個被抓來的漢人技師拼死偷取了鬥鎧的核心制造技術,逃離了洛京,最後這個工匠落到了李長生手上。靠著這次天賜良機,李長生結合自己的技術部門,也生產出有南方特色的鬥鎧,就是後世所謂的“南興系漢鬥鎧”。

靠了兩千具新鮮出爐的南興鬥鎧,李長生抵擋了鮮卑北魏的新一波攻勢,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漢人政權。接著,西蜀從南朝王朝裏分離,他們也擁有了自己的鬥鎧生產技術和工藝。

現在,在孟聚面前出現的就是一場鬥鎧士的戰鬥了。三名鬥鎧在圍攻一名鬥鎧。孟聚看出來,那名被圍攻的鬥鎧士就是自己見過的“楊威”——或者說“滅絕王”——他的面目被黑色的頭盔和護面覆蓋,但孟聚還是認出了他的身形,尤其是那兩條迥於常人的長腿。

阮振山全身披著烏黑的鎧甲,厚厚的鎧甲覆蓋了他的全身,頭頸部有頸圈、頭盔和覆面保護著,上身有肩甲、胸甲、臂甲、籠手等部件保護,連下身和手都有裙甲、護腿、護膝、戰靴、扳指等部件保護著,可謂武裝到了牙齒——孟聚看得咂舌,這全身裝備上來,怕不要有百斤,這樣橫沖直撞下來,難怪所向披靡。

在阮振山的左右兩邊肩甲上,各鑄有一只咆哮的虎頭,氣勢很威猛,而追殺他的三具鬥鎧,從外形上看比阮振山的鬥鎧小一點,肩甲上都鑄有狼頭標志。

阮振山手持粗鐵棒,三具追擊的鬥鎧則持著狼牙棒、粗鐵棍、大鐵錘等重武器。雖然以寡敵眾,但阮振山明顯比圍攻的鎧鬥士們更強一籌,他將手中的鐵棒舞得呼呼作響,化成一條黑龍在身周盤旋著,幾次將追兵鬥鎧打得翻倒在地。

但追擊的鬥鎧士們配合默契,一旦有人被擊倒,其余二人立即上前夾擊掩護,阻止阮振山痛下殺手,而被擊倒的鬥鎧士則迅速爬起重整旗鼓投入戰鬥,戰局一時僵持不下。

追擊的三名鎧鬥士象狼狗一般死咬著阮振山不放,雙方都打上了真火,互相以武器擊打,甚至以身體猛撞著對方,“砰砰”的沉重撞擊聲接連不斷,金屬撞擊的火花四濺。

阮振山左手的臂甲被打斷,胸甲和肩甲也裂開了大縫,追擊的鬥鎧同樣是傷痕累累,殘缺不全,雙方損傷都很大,但卻依然在廝殺不休,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