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皇帝對杜變天大封賞!(第3/4頁)

“有些人,千萬百計從朕這裏撈銀子,瘋狂地撈,死人銀子都敢撈。”皇帝嘆息道:“而有些人,明明是為了帝國的江山,為了帝國的大業,卻拼命往外墊銀子。之前李文虺伴伴抄家厲氏,得了三四百萬兩銀子,全部交出來得幹幹凈凈,自己依舊兩袖清風。如今你杜變,得到了近六百萬兩銀子,依舊交出來幹幹凈凈,兩袖清風。”

皇帝垂下頭沙啞道:“帝國沒有你們,早就亡了。”

接著,皇帝忽然擡起頭來,朝著太子道:“太子。”

太子立刻上前跪下。

皇帝道:“看到你身邊的杜變了嗎?”

太子叩首道:“兒臣看到了。”

皇帝道:“從今以後,杜變就是你伴伴了。就如同李文虺和我,李連亭和你的爺爺。”

伴當,是皇帝和太監最親密的關系,類似半個家人的關系。

當年萬歷皇帝的伴伴就是馮保,萬歷當時年紀還很小,所以馮保又是伴當又是老師。

任何一個伴當,都是皇帝的第一心腹太監。

杜變頓時朝太子行禮道:“拜見小爺。”

太子握住杜變的手道:“杜伴伴,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皇帝道:“太子監國,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置,這就去吧。”

“遵旨。”太子道:“父皇,杜變既然是我的伴伴,那不如就留在京城陪伴在我身邊,一起讀書,一起習武吧!”

皇帝大笑道:“那可不行,這可是一支寶劍,藏在皇宮裏面可惜了,你先去吧。”

太子走後,皇帝認真望著杜變道:“孩子,那四十萬兩黃金是你捐的,如今放在鎮南公爵府等待朕的接收,你說說看應該怎麽花這筆銀子?”

杜變稍稍猶豫,這些話從他的嘴裏說出來不止道是否合適。

“我和你父親情同手足,不要緊的,有什麽話大膽說。”皇帝道。

杜變道:“厲氏謀反在即,屆時鎮南公的十幾萬大軍在安南王國。整個帝國西南都無兵可用,而厲氏統一了西南土司聯盟之後,將有三十萬大軍。解釋,它將瞬間橫掃整個西南,甚至和安南判王阮氏夾擊鎮南公和黎昌國王,到那個時候便是滅頂之災。”

皇帝點頭。

而且大寧帝國的士兵完全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根本不可能調動了。

山西,蒙古,遼東,哪一處局勢不必西南重要?

杜變道:“上次我義父李文虺圍剿厲氏在廣西的勢力,正好繳獲了天文數字的糧食,鐵器。我覺得正好可以讓陛下下旨,在廣西重開兵器匠作局,重新鍛造兵器。讓桂王和廣西巡撫張陽明請旨練兵,有幾百萬兩白銀,無數的鐵器,無數的糧草,廣西民風彪悍,一兩年內煉出十五萬大軍不難。”

接著,杜變再一次拜下道:“當然,臣完全是紙上談兵。”

皇帝哈哈大笑,拿出了兩份奏折道:“桂王和張陽明的折子都已經到了,桂王甚至說,等你煉成之日,就是他桂藩自請裁撤之時,他太小心了。”

接著,皇帝一拍桌子道:“那些文武大臣口口聲聲祖制,祖制。這些人有利他們的時候就堅守祖制,不利他們的時候,就把祖制拋之到九霄雲外,不管他,隨他去。我已經答應了,讓桂王和巡撫張陽明就地練兵,給朕煉出一支十五萬大軍。朕現在誰也不信,就信桂王和張老師了,只有他們二人不會把杜變你捐獻的這筆金子貪墨掉。”

最後,皇帝望向杜變道:“孩子,這一幢幢一件件功勞,我該如何賞你呢?”

杜變趕緊行禮道:“臣不敢要封賞,臣救陛下,實在是因為天下少不得陛下。臣救陛下,就如同兒子救父,有何功勞之有?臣獻金銀,就如同賺錢孝順父母,何功勞之有?”

皇帝一會兒看看杜變,一會兒看看寧雪公主,內心嘆息一聲:“唉,可惜了!”

這已經不是皇帝和皇後第一次哀聲嘆息了,可惜杜變是個太監啊。

否則,真的是寧雪公主良配啊。雖然寧雪大上幾歲,但是女大三抱金磚。

而且,杜變忠誠,才華,人品,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是絕頂之才。

顯然寧雪公主也聽過皇後私下的惋惜抱怨,此時見到這目光臉蛋也不由紅透,更加顯得艷絕人寰,迷人萬千。

皇帝道:“你還是一個孩子,官職方面我不能越俎代庖,拔苗助長。你的功勞,我賞給你父親如何?”

這話一出,杜變狂喜,叩首行禮道:“謝陛下洪恩。”

皇帝大笑道:“果然父子連心,聽說要獎賞你自己,沒有什麽反應,聽說要獎賞你義父,就欣喜若狂。”

皇帝示意李連亭。

李連亭拿起一份旨意念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冊封李文虺為廣西鎮守太監,廣西新軍總監軍,目前仍舊負責安南王國遷都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