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杜變沖天一怒!血流成河!(第2/4頁)

陳平冷道:“另外我再問,鎮西邊鎮總督府已經向廣西民眾收過一次賦稅了,你們的官員為何還要再收一次?”

湖廣總督王建束道:“地方官府,向地方民眾征稅納糧,難道不是天經地義之事嗎?否則怎麽上繳國庫,怎麽治理地方?”

主簿陳平道:“總督大人只怕是忘了,皇帝陛下旨意,西南三省經過戰亂,所以免去三年的朝廷賦稅。”

湖廣總督王建束頓時被打臉,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但是很快振作道:“皇帝陛下憐惜萬民,所以有過這道旨意。但是我們來到廣西之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麽一回事,田裏鄉間,糧食成剁,百姓富足,幾乎堪比江南魚米之鄉。如此富饒,難道不該為國分憂解難嗎?你要知道京城到現在糧食都不足,皇族每天只吃兩頓。”

主簿陳平道:“朝廷免去了西南三省的賦稅,但是根據杜變大人的命令。我們在幾個月前依舊上繳了國庫三十萬石糧食,作為遼東軍糧之用。緊接著又上繳了三百八十萬兩銀子,這難道還不夠嗎?”

接著,陳平又道:“總督大人之前口口聲聲說西南亂法,民不聊生,人間地獄。現在又說廣西民間富饒,應該為國分憂。我現在倒是想問問,我西南到底是民不聊生?還是民間富饒啊?”

啪啪啪,湖廣總督王建束再一次被打臉。

頓時氣得渾身發抖,厲聲道:“果然是有其主,便有其仆,好一個刁民嘴臉。西南三省富饒是事實,人間地獄也是事實。有多少家士大夫家族流離失所,有多少書香門第家破人亡,有多少功名書生缺衣少食?杜變侯爵不尊孔孟,踐踏科舉,難道不是亂法?”

陳平冷冷道:“士大夫家族通過科舉不斷兼並土地,逃脫賦稅。致使天下民眾耕田越來越少,朝廷賦稅越來越少,皇帝陛下不得已派出閹黨建礦務司,鹽運司等,就是為了充填國庫,勉強維持帝國運行。我西南新法實施不到一年,就實現了大豐收,就實現了大發展,上繳朝廷賦稅和糧食比任何一年都要多,這難道還不能證明新法之優?總督大人說的那些書生,那些士大夫家族,難道就該躺在家裏享受萬民的供養,逃脫賦稅,魚肉萬民嗎?”

“巧言令色,詭辯奸詐。”湖廣總督王建束寒聲道:“陳平你的書都讀到哪裏去了?你這樣的斯文敗類確實不應該參加科舉,一個人的心路歪了,書讀得再高也沒有用。”

王建束真是氣得顫栗,因為很多話他不能說出來。

但是他覺得讀書人當然要高人一等,因為他們幫助天子統率萬民。沒有這些精英讀書人,那些愚昧的萬民就會失去方向。所以讀書人受到供養難道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當然,他也反對土地兼並。

但是,所謂士大夫,他的屁股當然坐在讀書人這邊。

所以杜變這邊施行的新法,當然是亂法,是顛倒乾坤,毀天滅地的亂法。

湖廣總督王建束起身,朝著外面的上千人拱手道:“諸位鄉親父老,你們說說,鎮西侯爵府的新法,是好還是不好?”

“不好,不好!”上千民眾高呼。

這些人還真的不是托,一個新政有得利者,就一定會有損失者。

目前而言,杜變在西南的新政,得利的是占最多數的農民。而損害最大的就是士大夫家族,讀書人。而損害比較小的,就是商人階級。

因為整個西南新政現在的重心在於糧食,金屬冶煉,武器研制,城墻建設等等。而且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屬於打地基的初級階段,還沒有惠及到商業上。

杜變沒有刻意打擊商人勢力,而且未來幾年後,就會迎來商業的大爆發,大批的商人就會成為最大的得利者。

但現在,因為廣大士大夫家族,豪門大族被打壓,商業自然就暫時凋零。廣大民眾的消費能力還沒有建設起來,所以商人的日子不好過,就天天詛咒杜變不得好死。

而杜變死訊傳來的時候,南寧城,桂林城,梧州城都響起了爆竹的聲音,仿佛在慶祝他的死。

湖廣總督王建束又問道:“那杜變的新政,是不是亂法?”

“亂法,亂法!”

“閹黨不得好死!杜變不得好死!”

“杜變已經死了。”

“死的好!”

“死的好!”人群中有人躲著大喊。

他們,也不是托,甚至不是讀書人,而是小商人,甚至唯恐天下不亂的看熱鬧閑人。

因為杜變新政,他一年少賺了幾十兩銀子,當然恨之入骨。

當然要不是杜變,廣西或許早就打成一團亂泥,而這個小商人早就在戰亂中死了。

但是他們不會在乎這個的,他們只知道杜變讓他少賺了幾十兩銀子,那就應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