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杜變太子!決裂!奪北冥宗主(第2/4頁)

上一任天允皇帝沒有帝王心術,因為他不喜歡,這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他這個皇帝也談不上成功。

接下來杜變發現,太子表現得非常光棍。

傅紅冰率領的五萬大軍,沒有出現在前線,而是駐守在後方廣寧衛和山海關防線。

這意思已經非常清楚了,這一場和女真帝國的大決戰,不讓杜變有任何一點點沾邊了,連他的軍隊都不讓攻打沈陽了。

有了近四十萬大軍,二百門火炮,不管是太子,還是李元,又或者是袁騰公爵,蘭敖公爵,都覺得這場沈陽大決戰必勝無疑。

杜變這個時候聲稱自己要去遼東戰場,豈不是自討沒趣?豈不是去蹭功勞?

做人要識趣。

杜變道:“臣明白了,在這裏祝遼東戰場大捷。義兄李元,袁騰公爵,蘭敖公爵能夠奪回沈陽,給建虜女真毀滅性打擊!”

太子哈哈大笑道:“杜變,如果西南不是非常忙碌的話,你大可留在京城,相信很快就可以得到勝利的消息了,到那個時候你和寧雪也可以夫妻團聚。還有你的李元義兄,他一直都非常掛念你。到時候你們義兄弟出了兩個貴族,所有人都要誇獎李連亭調教有方了。”

杜變笑道:“殿下過獎了!”

然後他道:“臣還要去向老祖宗請安,殿下若沒有其他吩咐,臣這就告辭了。”

太子道:“去吧!”

然後他挽著杜變的肩膀,一直將他送到了門外。

……

“孫兒拜見老祖宗!”杜變行禮。

“不敢,不敢……”老祖宗李連亭將杜變扶起,顯得有些生分了。

很顯然,杜變殺王建束一事讓李連亭心中有很大的意見,覺得他這是對皇權的大不敬。

但是太子下旨之後,杜變只領著不到一百騎兵進京,顯得光明磊落,這才讓李連亭稍許原諒。

關於新政,關於殺王建束,杜變可以和幹爹李文虺解釋。

因為義父李文虺內政方面極度出色,雖然不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但至少精通政事。

而老祖宗李連亭,就是一個純粹的武人了。

在他眼中,皇權至上。

皇帝在的時候,他就完全效忠皇帝。皇帝倒下了,他就效忠太子。

這一切在他眼中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

所以杜變殺王建束,在李連亭眼中就是大逆不道。

但杜變畢竟是李文虺的義子,而且對帝國有大恩,李連亭覺得自己有必要點醒這個有些膨脹,有些迷失方向的年輕人。

“杜變侯爵,你還認我這個幹爺爺嗎?”李連亭問道。

杜變道:“當然,在我心中,義父是我親父,老祖宗就是我親爺爺。”

李連亭道:“你既然還認我這個爺爺,那我就說你兩句。第一,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作為臣子就要恪守本分。第二,太子也是君,你就算立下了再大的功勞,就算陛下再寵信你,你也是臣子,明白嗎?”

杜變道:“明白。”

“不,我看你一點都不明白。”李連亭道:“王建束是太子殿下派去的,就算他做錯了什麽,你請旨降罪便是了,難道太子殿下還能不辨是非?你非要直接殺掉?你就那麽霸道?那麽威風?”

杜變沉默不語。

他想起了後世的一句話,決定兩個人的距離很多時候是三觀。

三觀不一致的人,不管曾經距離有多近,都會漸行漸遠。

李連亭沒有變,他依舊是那個如同老母雞一樣的長輩,呵護著晚輩,忠誠於主子。

任何人都無法動搖他的忠誠,他依舊是一個最好的家長,最好的老祖宗。

他是一個很好的人,可惜他是無法理解杜變的。

因為兩個人站的角度完全不一樣。

杜變問道:“老祖宗,李元義兄是幾歲被您領養的?”

“九歲!”李連亭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杜變猶豫了良久,道:“老祖宗,有些話我不方便和太子殿下說,想要請您轉告殿下。”

李連亭道:“你說。”

杜變道:“第一,用不著顧忌我,我支援遼東戰場的那三十門火炮,盡管拿去用。第二,二百多門火炮最好不要集中在一個將領手中,可以分一半給寧雪公主的軍隊。”

杜變說的話,真的是肺腑之言。

這二百多門火炮太重要了,全部集中於一人之手,太過於風險。

聽到杜變這話,老祖宗李連亭色變道:“杜變,你就那麽見不得你義兄李元立功嗎?整個大寧帝國就只有你一個人能夠立功,能夠封爵,能夠力挽狂瀾嗎?你生死未蔔的這些日子,你義兄李元每一日都在掛念你,你成婚的時候,從都到位都是他在忙碌。就算最近大戰連綿,他寫給我的信中也多次問你的下落和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