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逃亡(第4/4頁)

“你說的不錯,事實上清朝皇帝和秘黨之間本該沒有沖突,當時秘黨在中國活動非常隱蔽,僅僅限於當文物販子,中國皇帝應該根本不知道我們才對。但是你知道,德國當時建議中國推行君主立憲。德國作為中國海軍的武器商,和清朝政府的關系非常接近,政府認為一個君主立憲的中國對德國有利,中國的市場會對德國開放,德國人能夠借這個機會參與到中國新型政府的組建中去,其實1906年的清朝立憲大綱,恰恰是以德國憲法為參考。德國人向中國營銷德國式的君主立憲制很多年了。德國的君主立憲制中,君主有很大的實權,而英國人營銷的英式君主立憲制,君主是沒有實權的,所以,”校長說,“當然是德國人的方案會得到清朝政府的好感。”

“這和君主立憲制都能扯上關系?”路明非瞪大了眼睛。

“是啊,在許多的歷史時間背後,其實都有秘黨的影子,人類和龍類的戰爭,貫穿了整部歷史。”校長頓了頓,“但是路山彥的那位革命黨朋友,卻是反對君主立憲制的,他認為清朝已經腐朽到了一定要推翻的地步,所以他才被稱為革命黨,他的政治手段是革去皇帝的命。也就是說,他是中國改革者中最激進的一派。路山彥恰恰是這一派的,他在德國的很多活動,都在暗中幫助那位朋友,令德國上層一些人覺得推翻清政府,也是一個選擇,也會得到中國市場。如果你是中國皇帝,你是願意立憲還是願意被革掉命呢?”

“立憲!其實只要有吃有喝有條命有後宮,我不介意人民廢我為庶人!”路明非非常堅定。

“所以清朝政府試圖根除這群他們眼中的‘亂黨’,他們的目標不僅僅是你的曾曾祖父路山彥,還有夏洛子爵、甘貝特侯爵和馬耶克勛爵,他們三位都支持廢黜中國皇帝,而他們三位在德國金融界和政治界的影響力極大。我們沒有想到,秘黨在上千年的歷史裏一直防備著龍族,最後把我們推到深淵邊緣的,卻是人類。”校長低聲說,“我們錯誤地卷入了政治。”

“看起來你們是一群冤到家的冤大頭。”路明非評論,“你們好好屠你們的龍,插手政治幹什麽?”

“但是這件事的背後遠沒有那麽簡單,”校長緩緩地說,“帶著我的疑問繼續聽這個故事吧,我的疑問是,誰對清朝政府建議動用龍族“不死者”作為力量來進攻我們的?能喚醒死侍的,必然和我們一樣有龍族血統。“

“對啊。”路明非回過味來了。

“當清朝政府試圖誅滅亂黨的時候,有一個了解秘黨歷史、具有龍族血統的人在寶座階前提供了一整套方法。這套方法極其地縝密,包括找到我們在中國的交易人,把一具古龍的幹屍作為標本賣到德國,我們清楚這東西沒有真正死去,會復活,同時他們又把一批龍族血統的死侍運輸到漢堡,又以言靈之力喚醒了德國境內的死侍向卡塞爾莊園匯集。這是一場圍剿,龍類對混血同族的圍剿,在幫清朝政府清剿亂黨的同時,那個提建議的人可以把秘黨從歷史中抹掉,那麽幾十年內秘黨很難在聚集起足夠的戰鬥力。對抗龍族的力量處在一個真空期,蘇醒的龍族可以為所欲為。”

“那校長你可要扛住……不過你那時候已經掛了一大半。”路明非說。

“所謂同步,就是你看著他當下,來不及救援,也來不及悲傷,可你會代替他筆直地站在戰場上。”校長微笑,“路山彥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