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艱難抉擇 第六章 久旱甘霖(第4/6頁)

有些聰明的文人更進一步,已經在討論“禪讓”制度了。他們煞有介事的說:“天下本無主,有德者得之,有力者得之”,又有文人出來寫捧腳文章,討論紫川寧的執政得失之研討,專門挑紫川寧任總長期間的政策來挑岔,從林家的入侵到元老會的罷會再到這幾個月監察廳的胡亂抓人導致人心惶惶,每個字都在暗示著:二十多歲的女孩,既無從政經驗又無從軍經驗,憑什麽擔當紫川家這一人口過億大國的首腦?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領袖,一個意志堅強、年富力壯,既有豐富的從政經驗又經受過嚴酷戰爭考驗的領袖,這個人是誰呢?大家不妨好好考慮考慮……到八月下旬,在監察廳系統明裏暗中的操持下,帝都不管是官員還是元老都在異口同聲的嚷嚷了:“禪讓,禪讓!天下之大,有德者得之!”——其實帝林也不想把事情搞得這麽露骨,但時勢不等人,已經來不及潛移默化了。紫川寧被遠東軍接走了,隨時有可能站出來公開亮相。若能盡快完成禪讓儀式的話,那時部下們也完成了對新皇的效忠,即使舊主紫川寧出現,對自己政權的沖擊也不會那麽大。

但這時,突然發生的一件事打斷了帝林的步驟。

七八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午,駐紮在帝都城外的騎兵第一軍第五師的兩個大隊突然兵變。參加兵變的大多是士官生和預備軍官,人數多達兩千多人。在少壯派軍官的煽動下,他們殺掉了監視的軍法官,沖破了措手不及的城防兵,瘋狂的突入帝都。

戰鬥緊接著在帝都的各個街區上展開。“天誅,滅國賊,護皇權!”士官生們呐喊著,潮水般湧向中央大街。巨大的吼聲回蕩在帝都城上空,不少城市居民以為是紫川寧率勤王軍打回來了,紛紛出門為士官生們歡呼喝彩。

那天,監察廳高層恰好聚集在中央大街的總部開會。當警衛沖進來報告兵變時,高級軍官們集體失聲。大夥都眼巴巴地望著帝林,恨不得他立即說出:“大夥立即出城避難去吧!”

帝林鎮定的問:“目前出現了多少個部隊的旗幟和番號?”

“只有騎兵第五師的番號。”

“帝都城內的各個部隊有沒有異動?”

“目前還沒得到報告。”

“傳令,監察廳直屬憲兵部隊接管城門防衛,另外加派一個大隊到總部增援,總部的防衛由今天的值日官全權指揮。現在——”帝林炯炯的目光望向眾人:“我們繼續今天的會議。”

就在沖天的喊殺聲中,監察廳例會繼續進行。盡管人心依舊惶惶,但帝林的堅定給了部下們極大的勇氣,在監察廳大門被撞翻的巨大轟鳴聲傳來時,幾個人不由自主的跳起身想要逃跑,但都被帝林威嚴的目光制止了。

“坐下。”監察總長的聲音很平靜:“敵人若進來,無非拿起武器一戰罷了,何必畏懼。”

會議就在沖天的廝殺聲中繼續進行。當會議接近尾聲時,廝殺聲也平息了下來。就在中央大街監察廳正門的街上,士官生們伏屍累累。他們大多是沖擊時被弩機射殺的,青色的白玉石階被浸了厚厚一層的血水。手持輕便弩的憲兵排成了散兵線,一路掃蕩幸存的殘兵。

但令監察廳吃驚的是,被掃蕩的殘兵裏,居然還有一位大人物,那就是中央軍統領文河。他被輕便弩箭射斷了腿,幾個忠心的衛兵扛著他一路逃,但在路上被趕來增援的憲兵抓住了。就在血水橫流的監察廳大門前,帝林見到了渾身血淋淋的中央軍統領。他倚躺在台階前,一條腿斷了。

知道文河必然是兵變的領頭人,兩個軍法官正在兇狠的審問著他,用皮靴又踢又踩文河的斷腿傷口。中央軍統領緊咬牙齒,低沉的呻吟著,臉色煞白,汗珠大滴大滴的滲出,卻是始終不發一言。

帝林在旁邊看了一陣,制止了軍法官:“行了,文統領是高級軍官,大家也是熟人,留點體面吧。”

他打發走了軍法官,蹲下身問:“何苦如此?”

他的口氣象朋友間的私下閑聊:“遠東軍就要打過來了,這點時間都等不及嗎?到時候裏應外合,不是更好嗎?”

文河閉上眼,過了好一陣,他才說:“遠征軍是我被你騙走的,害得寧殿下流亡遠東。這個窟窿,我要自己想辦法彌補,不想再給殿下和遠東統領添麻煩了。”

帝林默默地點頭,他能理解文河的想法。這種刻板的老式軍人始終堅持一個信念:我丟失的陣地,我要負責奪回來。忠誠,責任,職責,榮譽,寧死不退,這就是紫川家的軍人風格。當年的哥應星如此,方勁如此,皮古如此,秦路如此,斯特林也如此。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雅裏梅時代,代代傳承,年代久遠,卻依然令人尊敬。就是這種精神,支持著紫川家從一個地方軍閥成為了大陸第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