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留青梳(第6/9頁)

可是他們現在還不能這麽做。

周瑾朝後面的小廝使了個眼色,小廝便帶著周瑾叔叔的馬車繼續朝前行,留下他們兩人獨自話別。小喬在兩年前已經被他親自送回喬家了,有時候見不到那神氣十足的丫頭,周瑾還有些想念。

皺著眉沉吟了半晌,周瑾只覺得她該說的話,昨夜和孫策對飲的時候都已經說盡了。袁術這次用自己的堂弟袁胤換下她叔叔周尚,成為丹陽太守,顯然是不滿他們叔侄在私下裏幫助孫策的緣故。孫策不是池中之物,自然不會永遠屈居袁術的旗下,只是這種時候,缺兵少馬斷糧的孫策,是沒有辦法與袁術真正反目的。

孫策看著一向都帶著淡淡笑容的青年如今已為他而鎖緊了雙眉,心下一時不忍,暗罵自己糊塗。這時候最不想離開的,就是公瑾了。而現在公瑾反過來要安慰他,他當真是不省心的大哥。

不無奈深深地壓在心底,孫策勉力揚起一抹笑容:“公瑾,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下次相會時,我要看到你養壯一些哦!”也許是歹單精竭慮的緣故,他這個義弟總是纖瘦的模樣,臉色蒼白,仿佛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走。

周瑾聽到孫策的打趣,知道他已經轉過彎來了,心事略略放下,真心誠意地笑著點了點頭。

擡起頭看到孫策那張菱角分明的臉容,周瑾已經完全看不到以前藏在眉宇間的稚氣,現在站在她面前的,是經歷過血雨腥風殺戮決斷的鐵血將軍。就像是一柄銳利的長槍,就算只是簡簡單單地站在那裏,都會透著一股萬人敵的霸氣。

她本就應該知道,她選擇的人沒有錯。周瑾的唇邊露出一抹欣賞的笑意。

當年,到底是為什麽看中了他呢?周瑾陷入了回憶,不,一開始看中的並不是他,而是他的父親……和孫策身上,那隱約可以尋找的兄長的影子。

她知道自己的哥哥已經死去,可是卻無法阻止自己在其他人身上尋找他的蹤跡。也許兄長還活著的話,他也會走上這條充滿荊棘的王者之路,可是她卻不行。她不夠魄力,不夠勇猛,不夠……不夠無情。

最主要的原因,是她骨子裏依然是個女人,雖然她扮了十年的男裝。而在孫堅逝去後還決定支持如毛頭小子一般的孫策,是從騎虎難下到從始而終,再到心悅誠服,最終盡心盡力。

孫策雖然還年少,可是也已經得到了世人“英氣傑濟,猛瑞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的評價。輕佻毛躁的性格和他父親一模一樣,只求這點棱角會在歲月的磨煉下慢慢抹去,最終成就帝王偉業。

這一切都如同她自己所預料的一樣進行著,可是卻又一樣東西,她千算萬算都沒有預料到的,就是她自己的心情。

周瑾把自己眼中的傾慕與向往,小心翼翼地掩去,一點一點地收拾好,然後死死地埋在心底。她現在不是周瑾,而是周公瑾。

孫策需要的,也不是不能拋投露面的周家大小姐,而是能站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能作為他左膀右臂的周公瑾。這樣,其實也不錯。

她的願望,現在不僅僅是想求得周家自保。

她的野心也變了,她期望能看到他坐上那個寶座,睥睨天下,能看到百姓終結這場末世磨難。

而她,會一直在他身旁。

作為周公瑾,永不後悔。

公元199年

“你……你在說什麽?”周瑾藏在衣袖下的拳頭,死死地攥緊,不敢置信地問道。就算是大軍兵臨城下,她都不會如此失態,可是從她最重視的這個人口中,聽到了她認為最不可思議的話,她就無法在保持冷靜。

孫策意外地看了眼周瑾,他沒覺得自己剛剛說的話有什麽不對啊,不就是幫喬國老說親嗎?“你們倆當年不是關系很好嗎?我還以為這些年你推辭了那麽多人的說親,是為了在等小喬長大呢!”孫策笑得一臉促狹,“我當年還以為公瑾你搞什麽斷袖分桃呢!結果是溫香暖玉紅袖添香啊!”

周瑾的指甲越發刺入掌心,她知道這時候她應該說點什麽,可是卻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三年前她拒絕了袁術的橄欖枝,之請求作居巢縣縣長。而孫策四處征討,打下了自己的地盤,她便佯到居巢縣赴任,卻趁機東渡到吳,與孫策重逢。孫策親自迎接了她,授她為建威中郎將。去年袁術病逝,孫策授周瑾為中護軍,虛領江夏太守。在這幾年中,周瑾助孫策攻破皖城,奪得廬江郡,孫策的帝國已經初具規模。

這些年來,兩人懷著共同的理想,一同謀劃天下,一同征戰沙場,幾乎形影不離。而孫策一直沒有成親,她也就一直抱著一種微妙的心態伴隨在他身邊。一開始總是覺得有些慶幸,他看不上那些深居簡出的大小姐,甚至鼓勵他的幼妹孫尚香舞刀弄槍。去年曹操刻意想要與孫策聯姻,結果他把曹操的侄女推給了自家弟弟孫匡。因為不想要與曹操有太深的瓜葛,也完全看不上那種用婚姻來交換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