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3頁)

如此宏大而又不失細膩的建築奇跡難怪會耗盡當時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大師貝爾尼尼的所有才華和激情,據說在設計完這一棟建築物之後,他只說了一句話,“神賜靈光,瞬失永無。”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向世間拿出一件像樣的作品。

沿著教堂旁邊的走廊進入向左拐曲,一道寬敞的水晶面廳廊展現在面前。

輪椅咯吱咯吱的響著,如果有不知情的人看見肯定會被這眼前的場景驚得目瞪口呆,沒有任何助力,輪椅車緩緩的向前滑動,就像一具傳說中的幽靈車一般,車輪帶著單調的咯吱聲勻速的向前移動,而坐在輪椅中的那具幾乎可以用侏儒來形容的軀體更是怪異得讓人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一張何等詭異的臉,沿著鼻梁向下延伸的一道無形線將一張臉剖成了兩半,截然不同的兩張臉足以讓任何人永生難忘。左面的半邊臉幹涸得如同一張油皮粘貼在一具骷髏頭上,甚至臉骨頭每一個骨節接縫處都可以透過油皮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一顆黑多白少的眼珠卻是如此深邃,幽寒的目光足以劃破一切遮擋在它面前的障礙;而右面的那張臉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張來自嬰兒般細膩白嫩的臉蛋,白裏透紅的肌膚一點一點浸潤出勃勃生氣,甚至連肌膚上汗毛都顯得那麽勻凈滑順,沒有半點瑕疵,但破壞這半張臉完美的仍然來自於眼睛,混濁而又毫無生氣的眼球充滿血絲和斑點,讓人無法接受為什麽這只眼睛會長在這半邊臉上。

如果現在有人告訴你這張反差極大的臉就是權傾大陸的光明教會本代教宗尤裏烏斯二世,你肯定不會相信,但事實卻是如此。

考夫尼禮拜堂同樣出自貝爾尼尼的親手設計,融建築、雕刻和繪畫為渾然一體的完善標本成為最好的評語,聖女海倫娜的神龕建築完全雕刻化了,兩側墻上以薄浮雕表現透視準確的陽台,施主考夫尼一家倚在欄杆後望著迷幻的海倫娜,好像要走過來,小小的禮拜堂,金光閃閃,色彩斑斕,無比瑰麗。

輪椅終於在禮拜堂正前方的空位上停定,斑斑點點的陽光透過五彩玻璃從禮拜堂頂端的空間中引入,這種運用多重玻璃折射的方法可以使陽光變得七彩多姿,看上去更富有夢幻般的色彩,足以讓信徒們生出對天國的向往。一身再簡單不過的白布巾裹在瘦弱的身軀上,雖然有綺麗的光斑照耀在蜷縮在輪椅裏的軀體上,但仍然讓人感覺到似乎生命力不斷的再從這具曾經風光無盡的軀體力慢慢流失。

微微喘了一口氣,一清一濁的兩只眼睛掠過一抹淡淡的憂愁,尤其是在那一只深邃得近乎黑暗的眼睛中更是明顯。目光望向鏤空的穹頂,掩蓋在上方的活動篷頂已經移去,恍然坐定,手指微微顫動,一直皮包骨頭的左手輕巧的擡了起來擺出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拈手勢,一陣仿佛來自空間深處的吟誦聲在禮拜堂中緩緩響起。

一刹那間似乎連整個禮拜堂都出現了一陣輕微的晃動,無形的空間靜止力柱籠罩在瘦弱軀體,慢慢的擡起頭將那張枯榮共濟的臉面向一片湛藍的天空,仿佛穿透整個蒼穹看穿天際,又像是在靜靜的等待著什麽。

禮拜堂的力場變異並沒有瞞過一直肅立在禮拜堂外水晶廳廊裏的兩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目光望向禮拜堂內然後又倏的收回,兩道目光在空中只是輕輕的一碰,然後又分開來,默默的恢復原狀。

一身雪白素衣的老者仿佛已經快要睡著了,如果不是剛才那一眼的碰撞,誰也不會察覺得到這位老者身上蘊藏著的力量,寬闊白凈的臉膛上透著一絲紅潤,銀發若雪,再配上一身雪白的修士袍,好一個出塵脫俗不問世事的修道士。相對來說站在白衣修道士對面的老者就顯得要樸素許多,灰色的法師袍已經洗得有些發白,甚至連袖口上磨破得須口也歷歷可見。一張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臉,即便是你努力的想要將他記在腦海中,但只需要一回頭,你就會發現你再也回想不起那張臉的任何特征。

晦暗深邃的目光一直流連在禮拜堂進口處,灰衣法師打扮的老者似乎在思索著什麽,他已經察覺到了來自禮拜堂內的巨大魔法力量幾乎要將整個禮拜堂掀起,他甚至還有某種感覺,巨大的力場扭曲似乎要將禮拜堂擠破開來,如果這不是最偉大的貝爾尼尼親手設計並參與制作的禮拜堂,如果沒有如此多的聖器儲藏其中,他相信這座禮拜堂是無論如何承受不起如此強大的力量沖擊的。

“大預言術!”一聲細微的驚嘆並沒有瞞過灰衣老者的耳朵,對方似乎也並不想遮掩什麽,大預言術驚天動地的威力在場的眾人都能夠感受到,不過究竟是什麽原因要讓教宗大人不顧自己的身體來施展這種法術卻是所有人想不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