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靈的出現與囚禁米爾寇(第4/5頁)

於是,精靈的族群發生了第一次分裂。英格威的族人,以及大部分芬威與埃爾威的族人,都被本族首領之言打動,願意跟隨歐洛米動身離開。這群精靈日後便被稱為“埃爾達”—歐洛米最初用精靈自己的語言為他們所取的名字。但有許多精靈拒絕了召喚,比起傳聞中的雙聖樹,他們更想要星光和中洲的廣闊天地。這些精靈就是阿瓦瑞{Avari,昆雅語。98。},“不情願者”,他們那時與埃爾達分離,直到多個紀元之後才重逢。

如今埃爾達準備離開位於東方的初時家園,踏上一場迢遙的旅程,他們被安排分成三批。人數最少的一批最先動身,他們由所有精靈族人的至高王英格威領導。他進入維林諾,成為眾神的臣民,所有的精靈都尊崇他的名號。他再未歸返,也不曾再見過中洲。他的族人是凡雅族,他們是“白皙美麗的精靈”{Fair Elves。Fair此處是指他們金發白皙。},深受曼威與瓦爾妲眷愛,幾不曾有人類得以與他們交談。

第二批抵達的是芬威的族人,以智慧為名的諾多族。他們是“知識淵博的精靈”{Deep Elves。},是奧力之友。他們在歌謠中擁有盛名,因為他們曾在古時的北方大地上長久又悲壯地戰鬥過,辛勞過。

人數最多的一批最後到達,他們被稱為泰勒瑞族,因為他們在途中耽延,並且不是一心一意要放棄暮色,轉投維林諾的光明。他們非常愛水,那些終於抵達西邊海岸的泰勒瑞迷上了大海,他們在拍打的海浪邊作曲,因而在阿門洲成了“海洋精靈”法爾瑪瑞{Falmari,昆雅語,單數形式為Falmar或Falmaro。310。}。由於人數眾多,他們有兩位領袖:埃爾威·辛葛洛{Singollo,昆雅語。684。}(意思是“灰袍”)和他的兄弟歐爾威。

這三支在雙聖樹的時代,最終抵達了極西之地的埃爾達精靈部族,被稱為“光明精靈”卡拉昆迪{Calaquendi,昆雅語。同義詞為“阿門雅”(Amanyar),與烏曼雅相對。150。}。但還有一些埃爾達雖然的確動身西遷,卻在長途跋涉中或是迷路,或是脫離隊伍,或是流連在中洲的海邊。如後來所述,他們大多數都是泰勒瑞族。他們生活在海邊,或在世間的山中和林間漫遊,然而他們的心卻渴望著西方。這些精靈從未踏上阿門洲和蒙福之地,因而卡拉昆迪稱他們為烏曼雅{Úmanyar,昆雅語,非阿門洲的。758。},但又把烏曼雅和阿瓦瑞一並稱為“黑暗精靈”墨瑞昆迪{Moriquendi,昆雅語。544。},因為兩者都從未目睹過那存在於日月誕生之前的光明。

據說,大批埃爾達啟程離開奎維耶能時,歐洛米騎著黃金蹄鐵的雪白駿馬呐哈爾當先而行,他們向北繞過赫爾卡內海,再轉向西行。在他們前方,北方仍有烏黑的濃雲籠罩著戰後的廢墟,遮蔽了那片區域的群星。於是不少精靈開始害怕後悔了,他們掉頭折返,從此被遺忘。

埃爾達的西遷之行費時許久,進展緩慢。因為中洲幅員遼闊,旅程坎坷,前行無路。而且埃爾達也不願趕路,他們對所見的萬物都充滿驚奇,想在多處地區與河畔定居下來。雖然他們仍然願意繼續漫遊,但對於旅程的終點,很多精靈與其說是盼望,不如說是恐懼。因此,每當歐洛米偶爾為處理旁務而離開他們,他們就會停下不再繼續前進,直到他返回引導他們。如此走走停停多年之後,埃爾達取道穿過一片森林,來到一條大河邊,它比他們以前見過的任何河流都寬闊,河對岸高聳的群山尖峰仿佛直插入群星的領域。據說,這就是後來被稱為大河安都因{Anduin,辛達語,大河。45。}的河流,它一直是中洲東西疆域的界河。那道山脈則是位於埃利阿多{Eriador,辛達語,野地。《魔戒》中的夏爾就在這片地區。299。}邊界上的“迷霧高塔”希斯艾格力爾{Hithaeglir,辛達語,迷霧籠罩的尖峰。即《魔戒》中的迷霧山脈。419。},然而它當時比日後更為高聳可畏,是米爾寇堆立起來阻擋歐洛米馳騁的。彼時泰勒瑞族在那條大河的東岸居住良久,並想留在那裏,但凡雅族和諾多族都過了河,歐洛米帶領他們進入了那道山脈中的隘口。歐洛米前行離去後,泰勒瑞族看著黑影幢幢的高山,不禁恐懼起來。

於是,這批由歐爾威帶領,一路始終走在最後的精靈當中,有個名叫蘭威{Lenwë,昆雅語。470。}的站了出來。他放棄了西遷之行,帶走了人數眾多的一群族人,順著大河南下,從此親族失去了他們的音訊,直到漫長的歲月過去。他們便是南多族精靈{Nandor,昆雅語,回頭者。561。}。他們成了一支獨立的部族,與親族惟一的相似之處便是愛水,大多生活在瀑布和流水旁。從樹木到藥草,從飛鳥到走獸,他們對各種生物的了解勝過其他所有精靈。後來,蘭威之子德內梭爾{Denethor,辛達語,瘦長柔韌。194。}終於又開始西行,他帶領一部分族人在月亮升起之前翻過群山,進入了貝烈瑞安德{Beleriand,辛達語,巴拉爾灣的鄉野。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