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如假包換(第4/4頁)

縣長忍不住懷疑他派出去的人被糊弄了,就拿著信去找書記。

書記仔細看一遍,起身道,“正好我想出去轉轉。你我順道過去看看吧。”

“轉轉?”縣長沒聽明白。

書記:“你不是說林和平嘲諷咱們,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很扯嗎。”

縣長點頭,“對!雖然沒明說。還說要想富是先修路。”

“咱們就去看看路修好之後鄉裏的變化。”書記想拿他的公文包,拿到手裏把錢拿出來,包扔桌子上,“走吧。”

縣長:“直接去磚廠,還是先去其他地方?”

“先去清河村。”

縣長連忙把信揣兜裏,“清河村的老村長——”

“這點你不用擔心,他看見也會裝不認識。”書記跨上他的二八大杠自行車,就和縣長直奔清河村。

前往清河村的路上,除了道路比以往平整,書記並沒有發現與以往有何不同。

書記很失望,抵達清河村也沒報什麽希望。

然而,隨著書記和縣長往裏走,書記明顯發現清河村變了。

清河村有書記的大恩人,書記以前偷偷來過,看看老村長家有沒有什麽困難。

那時的清河村跟現在沒兩樣,茅屋低矮,門口不是柴垛就是糞坑,什麽怪味都有,村裏人卻不嫌難聞,坐在對著茅坑的樹下做事,可以坐半天不挪窩。

那時樹下全是年輕人,面容呆滯麻木地納鞋底或補衣裳。

現在全變成四十歲以上的人,依然在納鞋底補衣裳,臉上皆洋溢著對美好生活地向往。

書記和縣長相視一眼,由縣長開口,“我們是從縣裏來的,吳慧敏家怎麽走?”

“吳主任?不在這個村。”搭話的人指著東面,“還在東面,到那個村你再問問。”

縣長轉向書記,不是說老百姓一聽“縣裏來人”作鳥獸散,他們怎麽都不怕。

“你不想知道我們找吳慧敏啥事?”縣長問。

那人嗤一聲:“除了追罰款還能有啥事。我們村又不欠縣裏的罰款。”說完還很不怕事的白了一眼縣長。

縣長想生氣又覺得好笑,“是我忘了,你們村出個林和平,村裏人不去食品廠做事,在家多養些雞,下的蛋也可以賣給食品廠補貼家用。”

“你啥意思?”搭話的人霍然起身。

縣長神情一怔,不禁轉向書記,書記忙說:“沒別的意思,沒別的意思,就是羨慕你們村的人有事做,我們老家的人只能閑在家裏。”

“那是你們老家風水不好!”

書記噎了一下,還得點頭稱是,“聽說你們村今年出個中考狀元?”

“裝啥裝,知道食品廠廠長是我們村的,不知道狀元是廠長她弟?說,你們到底想幹啥,不說我現在就喊人。”

鄉裏民風彪悍,一個村的人團結起來都不怕公安幹警。

書記不想被打的頭破血流,還得派出所的同志前來救他,“我們還想去你們村的學校看看,學習學習。”

“你們不是計生辦的嗎?要學習也該去婦產科。”搭話的忍不住懷疑,“你們不會是市月餅廠派來打聽林和平家的事,好找機會使壞吧?”

書記忙說:“當然不是。我們找吳主任是想了解村裏孩子的情況。”

“還是追罰款啊。”

書記:“罰款歸計生辦,我們是縣政府的。縣裏得了食品廠的分紅,打算把那筆錢用在教育方面。你們村的學校有什麽困難都可以跟我們講。”

“真的?”搭話的人還是忍不住懷疑。

縣裏確實有這方面打算,但是明年的計劃。

書記想到他剛剛也沒承諾具體時間,道:“是的。”

“那我就說了。”

縣長忍不住問:“不用去學校?”

“去啥學校,萬一孩子誤會你們是計生辦的,嚇哭了今天就不用上課了。再說了,學校租的就是我家老房子,啥事我不比校長清楚啊。”

縣長頓時有個不好的預感,試探著問:“都有啥事?”

“也沒啥大事,就是你們縣裏能不能先把上半年的房租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