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桃李滿天下(第2/2頁)

林和平放心下來,“下周安寧回來,我就不去建業那邊了。你們不用守在這裏,也去看看。”

門衛連連搖頭,“不行,不行,年齡大了。”

林和平道:“你們要是能活到七八十歲,還有二三十年,難道還想當二三十年文盲啊。用一兩年的時間學會常用的字,以後上縣裏看病、存錢,省得找別人。”不待他們開口,“其實我這麽說也有私心。”

門衛順嘴問:“啥私心?”

門衛的妻子試探著問:“讓我們跟你爹娘一起?”

林和平雖說比旁人多活一輩子,但她是人不是神,做不到面面俱到。

弄圖書館的初衷,也是希望村裏的孩子們長長見識,別跟她以前一樣,人渣的兩句好話都能把她騙的不知天高地厚。

讓她爹娘學習,這點是她剛剛想到的,還是門衛夫婦提醒的她。

林和平在全廠職工心中的形象很高大,說無所不知也不為過。

林和平自然是很坦然地承認他們猜對了。

門衛夫妻根正苗紅,上數三代皆貧農,偏偏他們各自兄妹多,而他們自己又有三個兒子一個閨女,要養的人多,幹活做事的人少,以至於門衛家是清河村最窮的人之一。

之二是懶漢,之三是五保戶。

老村長常說清河村沒孬種,那是指在大是大非方面。

門衛家裏窮,要經常找人借糧,還不知道哪輩子能還,以至於全村沒幾家樂意跟他們來往。

家裏太窮,門衛的大兒子剛滿十八,門衛就托老村長找人,把兒子送去軍隊讓國家養。

林和平找他們來當門衛那天,門衛兩口子正在為已到適婚年齡的二兒子發愁——家裏沒錢,娶不上媳婦。

現在二兒子娶到媳婦,三兒子還沒到法定結婚年齡,就有人上門說親。

門衛兩口子想起這事打心眼裏感激林和平。

林和平的私心並非讓他們出錢出力,而是一句話的事,兩口子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

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傍晚,門衛夫妻跟王氏她們下班回去,甫一進村,三三兩兩聊天的人就停下跟他們打招呼。

門衛夫妻早年何曾有這等待遇。

一邊應付村裏人,一邊在心裏感慨,人啊,不能認命。

他現在只是個小小的門衛,就能讓鄉鄰鄉親另眼相待,他日懂得比老村長多,豈不是能把老村長比下去。

門衛還真想多了。

次日上午,兩口子把孫氏和林老漢拽到村學,老村長早到了。

在角落裏找個舒服的位子,和小三毛爺孫倆頭挨著頭在看什麽書。

門衛又不禁在心裏感慨,老村長不愧是老村長,就是比他們覺悟高。

林老漢也沒料到見多識廣的老村長也會過來,忍不住走過去,“看啥呢?”

老村長擡起頭,驚訝,“老叔咋來了?”

這話孫氏不愛聽,“許你來,不許我們來?”

老村長故意說:“許啊。可這是和平的大哥和嫂子弄的圖書館,我還以為你們會厭屋及烏。”

“啥屋?”孫氏沒聽清。

書拉來的當天,老村長跟村裏人一樣,認為是周建軍和段芬芳的一片好心。

回到家,晚上躺在床上,夜深了,心靜下來,老村長越想越不對。

周建軍和段芬芳怎麽知道村裏有木匠,木匠還會做書架。

只有一種可能,林和平告訴他們的。

指不定這個圖書館就是林和平的主意,而且除了錢的。

老村長為了確定這點,次日上午,老村長就找人給圖書館安電燈。

傍晚,小三毛寫好作業,老村長拉著孫兒去圖書館,名曰小三毛要看書。

幾百本書名,老村長仔細瞧個遍,種植、養殖類的全挑出來,確定是林和平的主意。

兩個一直生活在象牙塔裏的城裏人,沒人提醒萬不可能想到這點。

發現林和平的良苦用心,老村長很感動,自然要支持,看到孫氏和林老漢也越發不順眼。

老村長故意刺孫氏,“愛屋及烏的反義詞。老嬸知不知道啥是愛屋及烏?肯定不知道,都沒上過一天學。讓老叔解釋給你聽,我得看書。”

孫氏頓時氣得出氣多進氣少,“就你知道!”

“我知道。”老村長指著屋裏的書,“等我看完,我不但知道,還能當老師。”

小三毛驚訝,“爺爺要當老師?”

“爺爺不能當老師?”老村長問。

小三毛道:“老師要啥都懂。”

“所以我說把裏面的書看完。”老村長提醒他。

小三毛圖書館方向看一眼,“要看好久的。”

老村長道:“你爺我才六十。看十年也不過七十。我要是能活到九十歲,就能當二十年老師。二十年啊,我肯定能跟段老師和周老師一樣,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