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新房落成(第3/4頁)

“媳婦兒說怎麽吃就怎麽吃。”他很好養。

林和平又想罵他,“別貧!”

“不貧,告訴你個好消息。”周建業到臥室摸出一份信。

林和平忙問:“不是寧寧?”

周建業愣了一瞬間,笑噴,“你弟才走十來天,剛才那封信我還沒回。我爸媽的。”

周父要找周建業,得打到軍區,經過層層傳達,才能到周建業那兒。所以以前有什麽事都是寫信。

自打林和平把廠裏的電話告訴二老,周建業再也沒收到過家書。

林和平接過信,試探著問:“我看合適嗎?”

“爸媽想給你打電話,考慮到寧寧高考,安寧工作沒定,你還要盯著房子,說幾句就得掛,才選擇給我寫信。”周建業替她把信拿出來,“前些天大嫂跟大哥去幫咱們收拾房子,好租出去。林林要跟著,大嫂不讓,媽跟林林說他倆出去玩,故意不帶她,林林氣得嚎啕大哭。大嫂問她哭什麽,她也沒把媽供出來。媽打算過幾天就試試。”

林和平看到信中內容,“你媽膽子真小,被大嫂知道她攛掇的,又有什麽。直接跟大嫂說,擔心她被她媽關起來,大嫂那個脾氣也不會怪媽。”

周建業道:“媽的意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媽還在信中說,吳淼那小子要來找寧寧玩。”

“寒假?”林和平問。

周建業點頭,“我給媽回信,火車上亂,他一個人不行。估計會跟大哥大嫂一起來。”

段芬芳跟周建軍走之前對村裏孩子說,他們以後還會過來,並非糊弄孩子。

林和平道:“明年暑假?”

“三伏天過後,八月下旬,過來玩十來天。”周建業道,“今年春節就不回去了。明年夏天再去首都。”

青州離首都幾千裏路,公婆病了都是周建業的大哥大姐忙活,他們再不一年回去一次,就太過分了。

林和平沒意見,就把魚蝦給周建業。

周建業收拾好魚蝦,林和平也把蔬菜洗好切好。

倚著門框,周建業一邊看林和平炒菜,一邊說,“那個房子春節能不能住進去?”

“差不多。家具做好就在廊檐下放著,上面的油漆味都快散了。”林和平道,“不過還是旱廁,也不知吳淼能不能習慣。”

青潭鎮沒自來水,林和平自己搞,也不過是把井水抽到水塔裏,然後用水塔裏的水,太過麻煩,建房的人還不會弄廁所沉池,林和平也不懂,索性還跟在村裏一樣。

周建業道,“用地鍋還是用爐子?”

“我一個人就用爐子,你過去就用地鍋。地鍋做飯快,也好吃。”林和平道,“要用煤氣得去市裏。”

周建業想到三十年後抽水馬桶、熱水器、油煙機等物,忍不住說:“咱們回到過去都不習慣,要是到了古代——”

“我估計一天都過不下去。”林和平如今幹勁十足,是弟弟妹妹的命運變了,她身邊還有個周建業。

古代沒有弟弟妹妹,她估計混吃等死。要是連周建業都沒有,她也就過三天,看看古代什麽樣的,就投河自盡。

周建業想想,他也是,接過林和平手裏菜放飯桌上,“青潭鎮的人別整天想著抄食品廠的東西,自己生產些特別的,不出十年,鎮上就有錢挖下水道,安裝自來水,最多十五年就能通天然氣。”

“十五年?”林和平不禁搖頭,“到那時我也習慣了。”說著聞到一股香味,“米飯差不多了。”

周建業把米端出去,油燜大蝦就好了。

林和平又炒兩個蔬菜,兩葷兩素,晚飯就妥了。

次日,回到食品廠,林和平從清河村招一批臨時工開始做月餅。

繁忙的中秋節過去,第三季度的賬出來,林豐收拉著林和平到縣裏,剛一進門,會計就迎上來。

林和平瞧著他離很遠就笑,不禁挑眉,“縣裏又沒錢了?”

“進來說,進來說。”會計把人迎進辦公室就說,“縣裏打算再弄個廠,林廠長,你覺得幹啥合適?”

林和平道:“國資那邊搞?”

會計連連點頭。

林和平道:“如果打算做用的穿的,縣裏搞不合適。搞國之重器,縣裏沒那個錢,也沒那個技術。後者縣裏也不敢想,所以?”

“什麽都瞞不過林廠長。縣長和書記前些日子到長江中下遊逛一圈,結合咱們縣實際情況,想搞服裝,但又不知道——”

林和平忙打斷他的話,“服裝絕對不行!”

會計下意識問:“為什麽?”

“服裝廠不是只有打板師和會縫紉機的就行了,必須有設計師。靠模仿人家的,只能幹幾年。”

縣裏出面就是想長長久久幹下去,忍不住問:“依你說咱們這個地方還能幹啥?”

林和平沉吟片刻,道:“肉聯廠不是在搞火腿腸嗎?那就讓縣裏搞香腸、烤腸、午餐肉、臘腸或魚肉香腸。反正咱們這邊離海近,做魚肉香腸成本低,比別的地兒做這個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