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不可理喻(第2/3頁)

“明天?”老村長驚訝。

門衛兩口子他了解,老實巴交,芝麻大點事都能猶豫半天。

老村長看向林和平,“會不會太快?”

“不快。油條上午和面,下午做,試十來次,就得十來天。”林和平道,“城裏房子不好租,你們得空一起去看看,能在一中和師專中間租個小院,一家一間,廚房和客廳共用最好不過。租不到,各租各的更麻煩。”

門衛不由得想到林和平為了給林安寧租房,險些累斷腿,“村長,和平說得對。再耽擱幾天,這學期就結束了。”

林和平道:“大餅油條包子饅頭這些東西冬天最好賣。冬天冷,老師懶得做飯,食堂裏又不賣油條和大餅,他們想換換口味,只能出去買。對了,賣飯必須得把手保養好,可不能生凍瘡。”

對於這件事,林和平最擔心的就是衛生。

老村長反而不擔心,因村裏的女人都知道食品廠要求嚴格,為了以後能在食品廠做事,以前冬天十天半個月洗一次頭,現在最多五天就洗一次。

小三毛的姐兩三天洗一次,還嚷嚷著癢。

老村長道:“你說的這些我都記下了。”轉向門衛,“明天就去?”

“當然。這事和平能想起來,保不齊過些日子別人也能想到。”門衛道。

老村長讓林和平給他找個寫字本。

需要的食材記下來,老村長就遞給門衛。

門衛不識字,看著老村長欲言又止。

林和平提醒他,“糧油店的人認識。”

門衛立即把紙收好,跟老村長回村,跟他閨女說這事。

這事要放在八月十五之前,老村長肯定會把一中讓給村裏人,讓他兒媳婦去二中。

閨女八月十五沒過來,老村長不敢這麽幹。

周六下午,林豐收把林和平送到部隊,就去接他妹妹。

林和平對街邊小吃了解不多,晚飯後倆人出去遛彎,林和平就問周建業,還有哪些方便快捷的小吃。

周建業脫口而出,“燒烤!”

“我想過,現在人生活水平還沒到那份上,不舍得吃。”林和平道。

周建業道:“那就做麻辣燙,面和蔬菜都舍得吃。”

“三輪車太小,放不下那麽多東西。”林和平提醒他。

周建業想想,“那只有關東煮。其實我不建議三毛他娘租房。不如買兩間店鋪。即便不是樓房,也比租房合算。不提房子以後會升值,萬一房東見她們生意好,三天兩頭以各種借口過去偷學,然後把她倆趕出去,她倆就得滾。”

林豐收做事認真,食品廠越來越大,他不羨慕,也沒因為手裏有點錢,想著出去幹點什麽。林和平當初承諾給他買保險也買了。

林豐收對食品廠越發死心塌地,林和平也沒虧著他,他的工資只比馮會計低一點,跟車間主任一樣高。

幾個孩子上學花不了多少錢,林和平估摸著林豐收手裏有一筆錢。

林和平道:“這事還得老村長拍板,林豐收不舍得。”

“這事簡單,就說小三毛一定能考上市一中。”周建業道,“孩子跟娘住,省一筆住宿費,還能省不少生活費。”

林和平恍然大悟,“我怎麽把三毛給忘了。比起家財萬貫,老村長更希望三毛有出息。”

家財萬貫有可能一夜之間打水漂,本事在三毛身上,誰也奪不走。

周建業理解老村長怎麽想的,“這事還得你跟著一塊去辦。”

“必須的。”林和平說著,一頓,“要是在師專那邊買,門衛兩口子也買得起。”

周建業不信,“那也得幾千塊。他拿得出來?”

“自打兩口子到廠裏,大兒子寄來家的錢就沒用過。”林和平聽門衛提過,“好像因為老大年齡不小了,擔心回來不好找媳婦,他倆其中一人的工資,每月雷打不動存銀行,留著給老大娶媳婦。”

周建業道:“他更不舍得拿出來。”

“我能給他哄出來。”林和平仰頭看著他,“信嗎?”

周建業笑了,“旁人不信,我媳婦必須信。”

次日晚上,林和平跟門衛夫妻倆坐在院裏聊天,提到他們手裏的錢,門衛兩口子果然想都沒想就拒絕。

林和平沒再繼續勸,只問他們老大多大了。

門衛算一下,“二十八了。”說著,嘆了口氣,“整整十年了。”

林和平道:“這個年齡別說在咱們村,放在城裏也是大齡青年。你們家老二和老三的媳婦,都跟他們年齡相仿。憑你家那三間房,老大也只能娶個跟他年齡相仿的。”

二十八歲的未婚女子,不是有病,就是離過婚的。

門衛不舍得為家付出十年的兒子娶個二婚女子。

林和平道:“師專那邊的房子我看過,有的還不如你家蓋的,三四千塊錢能拿下來。你收拾一下,讓你閨女和女婿每月給點房租,加上你們的工資,一兩年能存夠他結婚用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