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油脂在鏊鍋上迅速打個……(第4/6頁)

七茜兒抓著竹片的手到底是緩緩放開了。

佘先生想起什麽般輕笑起來,笑完才對七茜兒道:“勝兒天資過人,雖開悟晚了些,卻早晚日轉千階,青雲直上,他能想到這個辦法已是不易了,這才跟我讀了幾日書?他也不是故意要瞞著你,他不說……怕是想若有為難,便讓他一力承擔吧。”

七茜兒緩緩呼出一口氣,她當然知道陳大勝聰慧,安兒能靈透成那個樣子,自然是像了自己爹的。

可是陳大勝轉變太快,她抓不住,心裏便慌“亂”。

說白了便是尋個由頭,想跟他置一次氣,確定確定自己呢。

卻原來是怕自己看到官場齷齪,卻原來是想若有為難便自己扛著,這死木頭!真真是兩世都不會說個柔軟話,做什麽事情都是硬邦邦的讓人氣悶。

七茜兒氣惱,便故意說:“難道正正直直做事不好麽?”

佘青嶺聽她這樣說便笑了,他好奇那鏊鍋便伸出手也想嘗試一下。

七茜兒就把竹片遞給他,又搬了板凳坐在他身邊。

將餅成功的翻了個面兒,佘伴伴笑眯眯的說:“誰說這樣不正直了?那些歷史上的清官,小娘子卻知道幾個?”

七茜兒想了下便說:“也~知道的不多,不過是孫叔敖,西門豹那幾個罷了。”

佘先生贊許的點點頭道:“恩,倒是看了幾本史書的。”

七茜兒刹那面紅,她腹內那點兒墨汁子,還真不敢在這位面前顯擺呢。

佘青嶺對他幹兒子周圍的人,總是會多出幾分耐心,便慢慢與七茜兒解釋道:“你所知道的清官,也是前幾千年來出的稀少幾位,就拿孫叔敖來說,他官拜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任期飽受顛簸更是三起三落,他品德高貴,一生清廉,他死之後家裏窮的竟然棺材都買不起,如此後世人才將他奉為清廉之首。”

七茜兒點頭:“是,史書上便是這樣寫的。”

佘伴伴卻輕笑道:“可是,咱們這些做官的看事情,卻與你們不同的。除清廉這件事,你可知在公孫敖任期,他在朝堂之上一直推行的幾項惠民策略?”

七茜兒一愣,到底是搖搖頭,在這位面前就不要丟什麽書包了。

佘伴伴用竹片敲著鏊鍋道:“公孫敖任間推行以民為本,寬刑緩政,止戈休武,農商並舉等策略,在他任期之內,對於水利方面更是有所建樹,為後世黎民百姓也是存下了萬世功德的。

可咱們後人若是只讀書不做官,便不會明白他的為難,他這官卻做的相當不易的,寬刑傷及政體威儀,止戈觸及武人利益,他在任期間,又在鑄幣與水利上多與戶部,工部相關的官員多有啃伴,便引出官路忐忑三起三落……”

許是真的吃的多了,佘伴伴到底扶著肚子又站了起來,一邊繞著院子溜達,一邊把七茜兒當成兒子教導說:“做官不是這樣的,你還是看戲文太多,那清官,名臣,英雄,小人,“奸”佞,酷吏,都是後人評說。

你可知多少功利市儈,起初也都是一腔熱血,滿腹惠民志願?甭管能不能入淩霄閣,凡舉做官的也要從最低的位置,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只絕望的多了,便慢慢的都變了。誰人又不想流芳百世?誰又不想得帝王喜歡?做官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不管後世人根據什麽結果去評說,而從官的角度去評判官,老夫想,那才是最準確的。

評判一位官員,要於他主政這斷時間管理的地方,加之天,地,人,各各方面去分析他所作出的舉措才是正確的評價。你要知道,聖人都說天地君親師,排到第六都沒有說民,可見民之苦,之悲,之難!便是清官百般努力,往往卻也無可奈何。畢竟,君王歡喜黎民百姓就未必歡喜,黎民百姓歡喜,朝堂百官未必歡喜……”

佘伴伴說到這裏,就扭臉去看七茜兒的表情,發現她不是滿面困“惑”,卻是若有所思,便滿意的點頭繼續道:“依舊以孫叔敖這位清官來說,在《列子說符》當中有提,昔日有狐丘丈人謂,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祿厚者,怨逮之。爵位,權利,俸祿這些都是做官的回避不了的東西,就連孫叔敖本人都無法否認這些。

然他三起三落之余,卻依舊將自己想做的事兒都做到了,那麽我問你?除了靠著自己本身的能力,他還需要做什麽事情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做這些事情,靠著帝王的信任及寵愛卻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君王與諸大臣的關系,往往卻是合作的,若他們相互制約威脅,哼!王朝便危矣……”

七茜兒聞言站住,一個人想了很久,她畢竟是前生一切生活就只在泉後街,讓她去思考這種深層的意義,她便真的想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