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秋上,一番折騰瑞安郡……(第3/4頁)

管四兒想著心事,卻不知他站在岸邊已成為一道風景。

那俊朗青年一身貴氣,就站在高處看著遠方,他滿眼含情,江風吹去,披風飛揚他就笑了起來。

管四兒不是那種在外愛笑之人,常年忍著耐著,又煎熬著,若是他笑便會有三月春華的風采。

無數船娘支著杆子,故意在他面前來來去去,有人故意嬌笑出聲引他注意,可惜這位心有所屬,滿心滿眼便只是他的素姐。

一不小心時間匆匆,船來船去,又是一商船靠岸,隨著咣當幾聲踏板連接水岸,一群頭戴方巾,年紀不大,神采飛揚的少年人,便齊齊擁擠在船頭熱鬧起來。

有年紀稍小的學生,就興奮指著遠處喊到:“先生,看!那麽高的城墻啊,這就是燕京了吧!”

船下立刻哄堂大笑起來,還有那粗魯漢子站在麻包上玩笑他說:“那是來縣!可不是燕京,燕京的城墻連著天,可高著呢,小秀才看錯了!”

年輕人當下面目漲紅起來,他想擠出人群,卻聽到身後有人說:“果然帶你們出來是對的,你們在山上雖日日苦讀,卻是盲人“摸”象全憑臆想了。那邊正是來縣縣城,城墻卻是新朝撥銀完工的。

至於這邊麽,便是這條運河最大的碼頭了,我看下山縣衙邸報上說,此碼頭乃是吾皇登基之後,由青嶺先生主導的第一批由大梁國庫出錢,修建的第一批水陸工程。

前朝天下大“亂”至民不聊生,又得天定明主以安天下,我陛下登基之後勵精圖治,多番辛苦才有了大梁逐盛的跡象,我觀這兩年朝廷舉措,便想,這天下已有兩百年不出名臣,若出,必在今朝!”

從古自今,怕民勾連便有了路引那玩意兒,而能天下縱橫“亂”跑的,皆是特殊人,如這一船外地來的傻學生子,便是特權允許的遊學書生。

由老師帶著自己心愛的弟子,天南地北講學的風景,卻是多年未見了。

而隨著大梁逐漸穩固,加恩科兩場科舉考試下來,這遊學書生便成群結隊又開始天下縱橫起來。

商船上,學生們左右分開,那抓緊時間講課的先生便背著手,慢慢踱步到船頭,也是很激動的看著這新的國,開始對自己的學生侃侃而談:“歷朝歷代,無論哪位帝王登基,南北交通,貨物運送都是帝王關切的地方,所謂,三月漕不至,則君相憂,六月不至,則都人啼……我們書院已存三朝,藏有七十卷歷朝歷代的水陸路程總覽,而今又有新的運河碼頭,爾等讀書之外,更要將這些新的東西記錄下來以供後人參考,這才是功名之外,讀書人要承擔的責任。”

那些學生一起躬身稱喏,聲音,風景便分外好聽好看,猶如盛景。

那先生許是半生都在教書育人,他習慣眾目睽睽下朗朗,講課的聲音就送了很遠。

站在岸邊的管四兒也聽到了,卻沒有回頭,只是欣慰的想:“家裏的先生,竟然在讀書人心裏這般高啊。”

他眯著眼睛聽著,卻沒看到。

這一群柔弱書生出行,身邊行李自然多,那先生講的上癮,就背著手帶著一群小傻子下了船。

能讀得起書的人,自然是家資厚重的小公子。隨著他們下船,那大堆的箱籠也被人擡著抱著堆在了碼頭岸邊,便招了人眼。

護院下仆忙碌,便沒有在意左右,而那些小公子年輕愛美,先生們一下沒關照道,登岸之前就在身上掛了各式各樣的金玉零碎。

遊學天下,自然是什麽東西都要學一學。

這腳一落岸邊,做先生的便帶著學生在碼頭開始打聽,這是什麽貨物?從哪邊來的?又要運送到何處去……這又是什麽工具,價值幾何?又可節約多少人力。

武帝愛才最終實際,對詩文卻是興趣全無,甚至有些排斥的。

這天下書生科考,各地書院從來都講究方式方法,會隨著帝王的愛好培養學生興趣,增長他們的見識。

先生講的好,學生也愛學,一群人呼啦啦來去,原本一幕好風景,講的正高興,那聽者也歡喜。

管四兒卻猛的聽到一聲高昂尖叫到:“快來人!搶東西了……來人啊”

他猛的扭頭去看,卻看到不遠處一套絞車邊緣,四五個面目猥瑣,一看便不像好人的行貨子(壞蛋),從快船下來,瞬間就圍了那幫子學生。

這幾個倒也不傷人,是呼啦啦圍攏上去,看準目標推倒幾個嬌弱些的學生,搶了他們腰上的東西便跑。

他們常做這樣的營生,俱都動作很快,瞬間搶了人,回身便跳到水中接應的快船之上。

那快船的船夫支著一根長杆,對著岸邊一挑,瞬間就利落的離了岸。

周圍人見怪不怪,心有慚愧吧,卻招惹不起這幾個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