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聽到有個死孩……(第2/4頁)

老太太聞言好奇也湊過去看,卻見兩件已經碎爛的衣裳中間捆著碎草,想是這小哥兒凍的狠了,就撿了軟草夾在衣裳裏禦寒。

她想起從前的不如意,便又漫天感謝一圈神佛,接著同情便道:“可憐見的,小小年紀就沒人管了,可這種草不成的啊,這倒是看著是幹燥,卻一點也不禦寒,那要用水岸邊兒的茅草頭兒搗爛了,鋪開反復晾幹捶打在一起,興許還頂點用處,可憐的,看到這些,我就想起你們阿爺了,你們小時候咱家日子苦啊……”

得了,這又開始回憶了,至少要從陳大勝出生她施恩那顆雞子兒開始絮叨,不是她老人家偏袒個雞子兒,陳大勝娘親“奶”水不能那麽好,陳大勝不能有這麽大的出息等等之類……

如此,便阿“奶”嘮叨阿“奶”的,陳大勝勘察陳大勝的,他就“摸”著下巴說:“我看他腳底中間的肉,搓了泥兒還是很白嫩的,這哥兒不像是吃了多日苦的人,倒像是誰家走失孩子,來人!去喊孟家老爺來一趟。”

也不是看到個叫花子,就可以隨意留的,甭說還沒死呢,死了更糟糕,要去衙門交代一下。

孟萬全是裏長,他得從頭到尾出個見證,如今萬幸是救活了,得跟他商議看看是送到哪兒去,若是誰家孩子真走丟了,更是恩德了。

兩家又不遠,沒多久孟萬全便裹著兔“毛”大氅笑眯眯的進來說:“呦,這是遇到大喜了?老爺太太行行好,趕緊捐錢消災吧。”

陳大勝瞪他:“大喜個屁兒,人沒死呢。”

孟萬全愣怔,接著笑嘻嘻的說:“好事兒啊!我看看去,在哪兒呢?”

他進屋片刻又神“色”古怪的出來了,看到陳大勝便一攤單胳膊道:“得了,都甭“亂”猜了,這哥兒我認識。”

他說完,滿院人愕然看向他。

孟萬全嘆息一聲道:“這哥兒是泉前街張家的,具體幾房的我就不知道了,只見過那位敗事了的玉鑒先生,上後山茅廬的時候,就常牽著他……嘖,可憐的,也曾是如珠如寶的嬌孩子呢。”

陳大勝不信,又追問:“你確定?”

孟萬全尋思一下,又打發人去學裏喊狀元過來看。

整個泉後街,經常跟文人在一起混的就狀元他後爹,那位老先生十分喜歡狀元,出來進去都要帶著他呢。

沒多久,狀元來了,進屋看了人,確定了是張家的哥兒,也不熟悉,就認識。

許是心裏避諱,狀元交代清楚鬼催著般的就告辭走了,竟是陳家的茶碗都不舍得端一下的,這孩子心裏自卑又別扭,都不敢擡眼看親衛巷子的。

再回頭說那張家好沒凍死的哥兒,這落差令人真真心碎了,四品清貴官兒家的小少爺,許去歲他受的最大的罪過,不過是書背不出來挨上長輩幾手板。

七茜兒嘆息一聲站起來問陳大勝:“這也真是跟他家粘磨上了,怎麽出來進去都是他家這點子事情,剛聽了泥菩薩,就來個這,都屋裏去吧,冷滔滔跟這吹涼風,不是說他阿“奶”還活這麽?打發人報信去啊!”

那可是有金菩薩的人,手指縫漏點這哥兒就能活。

陳大勝眼睛一亮,可不是,那邊還有個絕食的呢,興許這見到大孫子就沒有死意了。

孟萬全笑眯眯的說:“弟妹這話說的,可不就是家門口的事情。咋折騰也在家門口唄,這事兒交給我,我這就安排人去城裏報信去,你們啊,今兒就算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了。”

救了人總歸是好事兒,眾人一身輕松的進了屋子敘話,還留了孟萬全家裏吃酒。

只可惜派了人出去,晚夕這人卻回來報信說,壓根沒見到那老太太的面兒,人家娘家就出來說,不是他們心硬,是這孩子的父母大忤逆不孝,到底碎了老人家的心,便死活由他們吧。

這話一聽就是全家等那老太太死了,分那金菩薩呢,還能讓她親孫子上門討便宜?

門都沒有。

這下人回完話又擡頭補了一句:“爺,小的打聽清楚了,這哥兒大名叫做張屏川,小名順行兒,他今年九歲,上頭有三個姐姐,他父是長子,快四十上才得了他,從前真是嬌的很呢。

只這忤逆不孝是舉族大罪,便是朝廷不判也是全族晦氣,十代都養不回的名聲。又是他父母出頭丟棄老母,如此便都判了明年秋後問斬的,張家案大,大的都關了,沒啥罪過的也遠遠的躲了,也不止這個哥兒,好像是說,他家好幾個孩子都流落了,這,這可真是樹倒了蛋打了就完蛋了……”

孟萬全咳嗽一聲:“雞飛蛋打,叫你跟著好念半本書,嘖!”

七茜兒聞言立刻追問:“不是說還有三個姐姐麽?”

那下人又回話道:“回“奶”“奶”話,這祖傳的不是個東西,小的去了啊,鞋底都跑薄了三層,嘿!到了這上頭兩位門前一問,早被婆家休棄的找不到了,後聽說還有一個,說是……說是給兵部一個叫烏秀的老爺擡回家做妾了,小的這又去兵部打聽這才找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