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辛一劍……(第4/5頁)

謝析木便口稱大哥道:“張大哥當年~這些兵器賣的很貴?”

燕京鐵匠鋪,唯一可以隨便買賣,不與鐵器掛鉤的白蠟杆子才二三百錢兒。

張七星笑:“可不是很貴,那會子年景不好,是讀書也沒出息,出勞力也沒地方,當年朝廷什麽嘴臉,他們自己都不好過!

那民間也就更不用說了,四處“亂”成一鍋粥,後來咱這幫傻子也悟了,盛世有律法,“亂”世才出江湖。”

他低頭喝了一口酒,一抹嘴巴笑說:“那會子一根趁手結實的白蠟杆子,能賣兩貫多,差不多就是二兩銀,你想想那會子世道能有多“亂”!

那人窮的呦,下個連陰雨都是斷頓滅門災,人“逼”迫極了就是牲口,絕路上惡鬼多的往家門口十裏都不敢輕易去的……”

他說到這裏,在一邊一直沒吭氣的嘯山鎮海竇鐘鳴便“插”話道:“可不是,那時候各行各業都吃不上飯,是做啥也不穩當,土匪歹人到處都是,只要是個有錢家戶都要雇護院拳師,這日子才能安穩。

後來一細想,可不是這樣,朝廷不頂事兒才有了咱江湖客出頭之日,我家那會子還好些,我爹有“藥”,收了徒兒教上幾年出師就有回頭錢,那時候日子確是美的。”

他說完張七星就嘲笑道:“嘿,我說老竇,那要拿現在的日子,換老爺子活著那會兒的日子,你換還是不換?”

竇鐘鳴一翻白眼道:“這話問的掉底兒,自然是不換的!萬金難買安穩,我爹活那會年年收徒,年年有出師的徒子徒孫,可年年月月都在收屍,誰愛看那個啊。

現在的日子倒是緊巴巴,可好歹安穩來了,尤其這十來年,嘖……便是走江湖的飯碗不好端了,卻也不會有早起送親人站著出門,晚上就橫著……”

他忽回頭看看屬於自己的那口棺木,又悵笑道:“算了,不提不高興的,咱兄弟喝酒吧,既情誼到這裏了,為這份安慰日子,明兒拼了老命,那些人的腳也不能上咱意源郡碼頭,到那時~咱路上都相互等等,作伴來去也不吃虧,幹!”

觸動心事兒,這幾位爺們便舉起酒碗齊齊一飲而盡。

謝析木也想隨一碗,卻被辛一劍阻止了,這是人家約好的陰間酒,你湊什麽趣兒啊?

無奈,謝析木只得艷羨道:“其實,我還是蠻喜歡江湖的,往日我看那些傳奇本子,還有幾出大本的江湖書,什麽千裏走馬,以一敵百號令江湖,獨霸武林啥的,那種想怎麽就怎麽的日子,也是著實快哉的很呢……”

他這話沒說完,大家夥又笑,笑完那竇鐘鳴才道:“嘿!這笑話鬧的,當年我兒也不願意讀書,非要學祖宗,要來一波傳奇本子裏的行當,老子一生氣就打他個半死……”

說到這裏,他正“色”對謝析木道:“好叫小公子知道,什麽狗屁的江湖,號令江湖這档子事兒壓根就沒有存在過,咱們這些人從走江湖闖名頭,也不過是想用兇名保家人,至於你說的千裏走馬,純胡說八道,是萬萬不能信的。”

“假的?”謝析木驚訝極了,看看辛一劍,辛一劍也點點頭。

再看一圈江湖客,不管多大歲數,也是確定點頭,證明那些傳奇本子就是騙人的。

辛一劍笑道:“從前早與你說了,哥兒看的閑書都是騙人的,你還不信,如今這麽多人證明,你總信了吧?”

他說完,張七星便道:“小少爺,咱們別說旁的,就說這個號令江湖,那九州域的老幾位,他們家也是幾百年來盛名不衰,憑是哪個朝代,哪位皇帝坐江山,都是好言好語的哄著,可他家也不敢說號令江湖,卻是為何?”

謝析木困“惑”:“是,德行不好?”

張七星一擺手,邊說邊笑道:“走江湖的還提德行?不耍心眼子誰能活,這可不是德行的事兒,呵呵~其實~是路太遠,憑是什麽令~哈哈,就出不得遠門,哈哈~您懂麽?”

竇鐘鳴隨即笑道:“好比你們那邊的榆樹娘娘,人家那聲勢,威信,那行事做派誰敢不服?我老竇雖離的燕京好老遠,可也是敬仰不已,甭看人家是女子,那是做事體面又有承擔,百泉山那邊的老功家憑著她庇護,現在是什麽日子?神仙日子!”

周圍人一片艷羨,眼神對百泉山的功家門派是無限向往。

張七星苦笑:“便是這樣的德高望重之人,她有江湖令也只能號令周遭,咱大梁從北到南,千萬裏爬山涉水,也不是不服人家,就她老人家有個安排,咱也願意聽從,可那小貴人丟了,消息出慶豐到了咱這,這都多少天了。

哎,總之沒有什麽號令天下的事兒,不然分什麽南北護國寺,有一個護國寺得了,當年玄山師的令,咱爺們也不是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