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平家的的茶山距……(第3/4頁)

這也有一百多年了,生的孩子多,幾代延綿就在四姐山下形成了一定規模。

人依舊是平家人,卻因本地復雜情況,後代就未必在平家做事,那要想細說,也是後話了。

只說今日,老臭說饞了,真就是饞了。

平宴掌櫃將他們引到茶場寨子裏最大的一處住宅裏。

這宅子一進院就是一處大大的茶葉交易,檢查質量,稱重的院落。

待進去才知,就是一串兒四四方方院落組成的三進院。

又比起內陸的磚石院子,這邊多為實木建築,雖不精雕細刻,那也是描金繪朵十分的排場體面了。

船上幾十天的粗茶淡水,等平掌櫃上了一席頗有平家故鄉味道的肥雞肥鴨宴。

他倆人就悶頭一頓吃。

席間,平掌櫃還一直問呢,還是咱老家飯好吃吧。

啊,是呀,是呀。

這是咱老家那邊送來的廚子,做的滋味最是地道……

啊,果然是這樣啊。

佘萬霖也顧不得矜持了,就吃了個滿嘴流油肚兒鼓圓,這吃飽了吃好了,他精神一松,就泛起“迷”糊。

又被平金引到二院的東廂房,睡在一張掛藕“色”小荷花樣幔帳的紅木大床上,蓋的是銀紅錦被,枕的是夜明砂與蒙密花芯的硬枕。

甭看這是邊城金滇,平家的富貴於細微處可見,人家捧來的裏衣雖不是雲娟,也是十分貴重的藕絲鍛兒。

從船到岸上,睡覺是個大問題,佘萬霖心裏很困,卻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不知道打了多少圈兒,他總算是在窗外響起一陣細雨聲後,這才“迷”“迷”糊糊睡去。

又不知過了多久,就聽外面一陣大笑,他睜開眼,打開床幔,就看到半開紗窗外,是朦朧細雨,還有罩在霧裏的四姑娘山。

這地方是真美。

又是一陣大笑聲從院裏傳來,佘萬霖坐起,趿拉了鞋兒,尋到窗下矮桌,取了篦梳給自己把頭發攏直,就披著衣裳散著發的出了東廂房。

一到院裏,好家夥,廊下木地板上就坐了少說二十多位小夥計打扮的少年,他臭叔跟那平掌櫃就懶洋洋靠著軟枕,半坐不坐的給大家夥吹牛。

恩,他臭叔最愛這一行當了。

一個七八歲的小童在木柱下燒起兩爐炭火,一爐面坐著小陶壺,一爐面罩著鐵網,上面卻盤了七八塊軟糕,一面已是烤至焦黃,瞧著就很有食欲。

看佘萬霖出來,那些小夥計就齊齊站起與他行禮,口稱毅少爺。

佘萬霖趕緊套好外袍袖子,與大家還禮。

大掌櫃平宴就笑著與佘萬霖介紹:“這都是咱平家人在本地的孩子,我就挑了機靈的養著,你們熟悉熟悉,也都是好孩子呢。”

那即是血脈上的關系,佘萬霖就去看老臭,老臭一笑坐起道:“不用您煩心,已經給了見面禮兒了,快來嘗嘗他們老號的米糕,就屬實好吃哩。”

“好。”佘萬霖應了,就走到老臭邊上的案幾前端坐,沒多久,那小童就拿著一個陶盤擺了蜂蜜,還有三個米糕過來。

佘萬霖問老臭:“才將聽你們在笑?”

老臭哈哈:“哎,少爺可知平掌櫃他弟叫個啥?他弟叫平席……哈哈。”

許是剛睡醒,佘萬霖眨巴了兩下眼睛,這才反應過來,這合起來不是個宴席麽?

怪道見面平宴說自己是個吃食。

他也笑了起來。

平掌櫃親手與佘萬霖倒茶:“我家那會子都窮了,這一支又不爭氣敗了家業,我爹那會子就覺著,世上最好不過宴席……毅少爺嘗嘗咱們號裏的春茶,咱這是茶場,就沒家裏那些流程,吃的是個自然清香,您試試。”

佘萬霖點頭,端起茶杯先聞了一下,又輕輕品了一小口,眯起眼睛半晌,才笑眯眯睜眼道一聲:“好茶。”

刹那,等待的這群人齊齊的笑了起來,平宴也是矜持的“摸”“摸”胡須,點點頭。

其實就好個屁!

小郡王在家裏跟茶師傅是學過烹茶的手段,然而老陳家孩子聰明歸聰明,就不會分辨茶香。

人家那也是雲山霧罩的開了一個道行,說的那是一道一道的講究,什麽無根水,梅上雪的。

然而~他爺從不在意,他更不會上心。

這些東西從他出生就在周遭,時候久了他也吃不出好,卻知壞,就喝茶解渴嗎,那就喝唄,還茶會,品茗……哎,頗累。

只有對門的嬸嬸好喝個茶水,喜弄個琴箏,偶爾她也寫個詩,還很一般,更無人能懂。

用阿爺的話來說,沒有的人才覺著珍惜,才會去研究,他們沒這閑工夫,就學個裝相。

熱茶一口,配軟糯蜂蜜米糕進肚,佘萬霖方覺著自己復生成了人。

心情好,他便問老臭:“臭叔與大掌櫃在扯什麽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