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3頁)

泡好豆子,林滿堂還要把家裏的水缸添滿。

煮涼粉需要水,林家沒有水井,吃水得去村口關屠夫家打水。

雖然路不是很遠,但一趟趟擔過來,林滿堂肩膀都磨下一層皮,心想:等他有錢了,一定要打口井。

擔完水,林滿堂問林老太,咱們村誰家有剩余的磚。

林老太告訴他,村子學堂就有。

林滿堂到了學堂,那邊有個身穿青衣的長衫男子正在上課,想來這人應該就是文先生了。

林滿堂也不好打擾他,等他發現自己,讓孩子們先讀書,出來問林滿堂,是否有事。

林滿堂便指著院裏剩下的舊磚問能不能買。

文先生點了點頭。

林滿堂也不知道磚多少錢,就問文先生,他只收了一半,“這磚已經舊了,就按照半價給你吧。”

林滿堂道了謝,將磚搬上板車,回了家,在院子裏和了泥,壘了一個土灶。

天黑之後,林福全一家從地裏回來了,看到院子搭了個土灶,以為二弟兩口子是想跟他們分開燒飯,所以才特地支了個灶。

林滿堂正巧從劉家村回來,車上擺著四桶已經磨好的豌豆,經過幾個時辰發酵,已經分離出酸漿和汁水了。

李秀琴招呼林福全一家到堂屋,將剩下的涼粉全端上桌,每人都分了一碗。

林福全和劉翠花見到涼粉,都有些不敢相信。得知他們要賣這個,而且價格也不貴,都為林滿堂高興。

林老太樂呵呵道,“吃完,你們就幫老二家的忙。你二弟給你們發工錢。”

林福全和劉翠花吃著涼粉,點頭答應。

林福全更是道,“啥工錢不工錢的。都是自家兄弟。”

林滿堂搖頭,“那可不行。你們幫我,就沒辦法去地裏拔草。耽誤你們時間,哪能不給工錢呢。親兄弟還得明算賬呢。大哥大嫂,這方子暫時還得保密,我也就信你們。外人,我也不敢用。再不給工錢,我成啥人了。”

林福全和劉翠花聽後,連連點頭,“放心,我們一定保密。”

孩子們歡喜地接過涼粉,樂得差點蹦起來。這涼粉真的太好吃了,大口大口塞進嘴裏,滑溜溜的感覺,讓人舍不得咽下,那潤滑的口感簡直給人無上的享受,美妙到讓人禁不住想要尖叫。

吃完涼粉,五個孩子自發刷洗大莊村木匠剛剛送過來的磨具和木桶,他們一定要多幫家裏忙,這樣他們每天都能吃上一碗涼粉。

而四個大人要熬夜,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

一個時辰後,四個大人起來熬制涼粉。

女人們負責燒鍋,男人們負責攪糊糊,累的時候,兩人換著來,配合得天衣無縫。

熬制一鍋需要大半個時辰,每鍋大概能熬出四十斤涼粉。

他提的四桶豌豆大概有一百五十斤,四人熬了七鍋,花了整整三個時辰,胳膊都酸了。

熬制好的涼粉,經過半個時辰冷卻定型,此時已經是寅時(早上四點鐘)了。

林福全,李秀琴和劉翠花將糊糊倒到磨具裏,倒頭就睡。

林滿堂也很困,但他還得先給村民們分涼粉,只能打著哈欠打開院門,昨天訂貨的十一個村民提著木桶等得焦急,“好了沒?”

林滿堂點頭,“已經好了。”

他挨個接過木桶,將涼粉劃成四方塊往木桶裏放,“這一個磨具是十二個。一塊大概是一斤多一點點。就按照十二斤算給你們。裏面放井水,可以更久一些。”

一百五十斤豌豆,做出三百多斤涼粉,他蒸了二十五板涼粉。

昨晚定十斤的,這會子都改要十二斤。

由於原身不識字,林滿堂只要現錢。

分好涼粉後,想去遠點地方賣涼粉的村民接過木桶就出發。

打算到近點地方賣的村民,瞅了眼天色,打算回去再睡一個回籠覺。

林滿堂打算將泡好的豌豆送到劉家村磨漿。

還沒睡醒的林曉迷迷糊糊跟著一塊去。她還沒看過這古代水磨是怎麽磨出豆子呢。

到了水磨坊,林曉圍著磨盤轉了一圈,眼底浮現一絲笑意。

回去的路上,林曉坐在板車上傻笑個不停。

這笑聲怪滲人的,林滿堂回頭看她,“你是不是知道怎麽弄這個?”

林曉點頭,“知道啊。這個原理很簡單的。”她撐著下巴問,“爹,你要不要弄一個?我可以把圖畫出來。”

這個水磨房只需要磨盤,木質的轉軸、水輪盤、支架組成,除了磨盤,其他全是普通木頭,價格並不貴。撐死了只要十兩銀子。

再加上他們村離月沙河很近,引水也方便,復制一個出來,完全沒問題。

林滿堂思忖片刻,卻不打算開水磨房,“咱們現在只是普通村民,跟劉家村族長搶生意,吃虧的只會是咱們家。爹有的是法子掙錢,沒必要給自己豎個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