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頁)

劉翠花小聲告訴李秀琴,“他這是不放心我們摘荷花。”

李秀琴恍然,這荷花再長一段時間就成了蓮蓬,可比荷葉值錢多了。她當即保證,“大爺,你只管放心。我們不會摘別的。我們摘好後,放在岸上,您幫我們往車上放。”

對方覺得這主意不錯,“行。那你們小心些。可別掉下去了。對了,記得同一個地方別摘得太密。”

這是防止蓮葉摘光,下面的蓮藕就停止生長。

再過兩個月才是挖蓮藕的時候,到時候他們就會將荷葉全部摘掉,曬幹後賣錢。

這荷葉是藥材,可以賣錢的,曬成幹的茶葉十文錢一斤。新鮮荷葉一文錢三個。一個荷葉可以包兩三塊涼粉。

小莊村離月沙河很近,林福全小時候淘氣,成天在河裏紮猛子,大吉大利也都是會水的。

男人們可以下水,但女人們就不行了,只能撐著小船摘荷葉。

林曉和李秀琴撐一條船,李秀琴負責撐船,林曉負責摘。劉翠花那邊同樣如此。

半個時辰後,大家就摘了滿滿一車荷葉。

老頭站在上面吆喝他們快回來,大家才意猶未盡上了岸。

回去的路上,李秀琴突發奇想,“要是咱們也有一個荷塘就好了,夏天可以納涼。”

劉翠花覺得她意想天開,“這荷塘可是五十多個壯勞力,挖了兩個月才挖成。聽說光人工費就花了三十多吊錢,這還不包括藕種,魚苗等等。”

李秀琴聽後,心裏又多了一個小目標,先掙它一百兩銀子。

摘完荷葉,林滿堂回屋倒頭就睡,林福全和劉翠花去劉家村拿磨好的豌豆。

林滿堂從昨晚到現在一直沒睡過,李秀琴心疼他,沒叫他起來,她和劉翠花負責熬涼粉。

從劉家村回來,劉翠花讓大吉大利幫林福全一塊熬涼粉。

五個人熬到半夜,才終於將五百斤涼粉熬好。

之所以能熬出這麽多,那是因為林滿堂想著趕集,生意肯定很好,就又提著半桶泡好的豌豆去村長家,讓他家的毛驢幫著磨。一晚上也能磨出五十斤。

明天要趕集,不批發給村民。林福全要了一百斤涼粉,林滿堂要了三百斤,關屠夫要了一百斤。

夏天天亮得很早,小鳥在枝頭嬉鬧時,林滿堂帶著李秀琴,林福全帶著劉翠花,兩輛板車出了家門。

林滿堂頭一回做生意,好攤位自然輪不到他,只能找個不太顯眼的地方。

家裏的碗筷都給了林福全兩口子,林滿堂這邊缺碗筷,他將攤位支好後,就去對面買了六十只粗瓷大碗,類似於後世小飯碗那種面碗。

切一碗涼粉,拌上一根黃瓜絲,顯得份量十足。

他來前帶了一筐黃瓜,這是劉翠花從自家地裏摘的,全都洗得幹幹凈凈。

這時候的黃瓜正是時候,很便宜,一文錢能買兩斤。

林滿堂提溜著碗筷回了攤位,舀了兩瓢水洗碗,高興得直哼哼。

李秀琴沒做過生意,見其他家都有人光顧,自家卻無人問津,不免有些焦躁。

林滿堂卻是老手,等趕集的人潮上來後,林滿堂扯著嗓子吆喝,“免費試吃涼粉,不好吃不要錢嘍!”

大家一聽可以免費試吃,全擠了過來。

林滿堂給每人嘗一塊,而後向大家介紹,“不要料,一塊涼粉三文錢,加料在這兒吃,四文錢一碗。”

有那心動的想給家裏人嘗嘗鮮,要了一塊。

林滿堂拿荷葉包好,收了錢,繼續下一個。

李秀琴專門負責調料。

鄉下人家一文錢都得掰成八瓣花,一大半人都是買回家自己拌。

林滿堂也細心囑咐他們,“加點蒜,加點醋,放點鹽就能吃。味道好著呢。”

一時間兩口子忙得團團轉。

帶來的三百斤涼粉眨眼就消了一大半。

林滿堂以為自己賣得已經夠快了,沒想到關屠夫那邊更迅速。關屠夫也向林滿堂這樣給大夥嘗。

能吃得起豬肉的人家自然能吃得起涼粉,關屠夫這一推銷,大多數人家都買了。一百斤涼粉不到一個時辰全賣完了。

關屠夫小兒子顛顛跑過來,想再拎一桶過去。

誰知到了跟前,發現林滿堂攤位前擠滿了人,他根本擠不進去。扯著嗓子喊,裏面也聽不到,關屠夫小兒子只能遺憾而歸。

關屠夫小兒子走後沒多久,林滿堂攤前來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一個穿著長衫的青衣小夥沖林滿堂肩膀重重拍了一下,“喲,這不是林滿堂嗎?你這麽多天沒去找我們玩,居然在這兒賣起吃食來了?”

林滿堂一頭霧水,可聽對方的語氣,兩人似乎很熟稔,他學著對方的語氣,“哎,沒辦法,前陣子我爹去了,我要披麻戴孝,沒時間找哥幾個玩。最近手頭緊,在這邊搭攤子掙份糊口錢。等我攢夠了錢,一定找你們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