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2頁)

林滿堂本來也沒想自己幹。他瘋了啊,明明花錢就能辦到的事,非得自己下地。那不是成心要他老命嘛。

而且他嚴重懷疑自己前世四十歲就腰疼,就是因為小時候幹太多農活留下的後遺症。

好不容易重新變年輕,他得對自己好一點兒。

有句話叫有錢難買好身體。正是他後來的寫照。他得好好愛護他這副身體。

不過林滿堂不能這麽說,顯得他這人多懶似的,他沖媳婦笑,“好,都聽你的。”

林曉從外面跑進來,側頭沖兩人笑,“爹,娘,你們快看看,這籃子背簍好不好看?”

林滿堂和李秀琴止住話頭,尋聲望去,只見閨女正舉著一個竹子編織而成的背簍。

這背簍小巧可愛,篾絲細膩,圖案別致,花紋精妙,就連肩帶都用粗布裹著麻繩。

這背簍一看就是樣子貨,看著造型精巧別致,其實並不實用,裏面壓根裝不了太多東西。

但他們也從未想過讓女兒幹什麽重活,當即誇道,“好看,好看,真好看。哪來的?”

林曉喜滋滋放下背簍,“隔壁買的呀。就是周大叔今兒趕集,他從集市回來賣剩下的。讓我給買了。”她努嘴,“你們不知道,最近秋收,他那筐子有一半沒賣出去,他娘蠻不講理,說他偷懶,把他罵跟三孫子似的,太可憐了。”

李秀琴有些驚訝,村口向來是那些老頭老太納涼的地方。當著這麽多人的面就罵一個早已成年的兒子,兒子的面子可就丟盡了。這什麽娘啊。

林滿堂切了聲,“你們知道為什麽他娘對他那麽差嗎?”

林滿堂見女兒眼睛發亮,瞧著比以前活潑多了,沒再故弄玄虛,“那是他後娘。他親娘在他五歲就跟張家莊的貨郎跑了。”

林曉從小在城裏長大,哪聽過鄉下人吵架,哇哇叫出聲,“難怪呢。以前我聽人家說有後娘就有後爹,我還不信,剛剛看他爹就在旁邊,兒子被罵得那麽慘,他卻一聲不吭。這話我信了。”

李秀琴嗔了女兒一眼,“小姑娘家家的,聽這些,傳出去,名聲可不太好。”

林曉委屈巴巴地看著她,“我太無聊了。這裏什麽都幹不了。我聽人家叨咕都不行啊。”

林滿堂見不得女兒委屈,忙打圓場,“你娘這是擔心你傳出去,壞了人家名聲,這些事你聽在耳裏,說給咱們聽聽就罷了,別傳出去。到底不好。”

林曉怔了下,隨即點頭,“我知道了。”

隔壁周家又傳來吵雜的爭吵聲,這回是男人的大嗓門,不用看就知道這是周木生的弟弟。也就是他後娘生的兒子。

林曉豎著耳朵聽了一會兒,嫌棄得撇撇嘴,“她那親兒子好吃懶做,全家就指著周大叔一人賺錢養他們,偏偏他們還不對他好一點兒。怎麽會有這麽惡心的人。”

李秀琴嘆氣,“這也沒辦法。這裏以孝治國,除非他肯除宗,可是除了宗,他又能去哪呢?他後娘對他再不好,可他至少有個棲身之地。”

沒地沒錢想在這世道活下去太難了。

林曉忍不住替他難過,“難怪人們常說,寧要討飯的娘,不要當官的爹。沒娘的孩子像根草啊。”

林滿堂讓李秀琴把水澆在手上,邊洗手邊沖女兒道,“你別管這些事兒了,他爹都不心疼他。你又能怎麽辦。”

周木生的親娘劉小杏都離家二十三年了,周金旺居然還沒消氣,這氣性可真夠大的。

洗完後,林滿堂打算去周家村物色短工。

之所以去周家村是因為周圍幾個村就屬周家村地少人多,要是誰家有活就去他們村一趟,一問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