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頁)

回了家,李秀琴得知女兒花五文錢買了這麽多條魚,不僅將買魚錢加倍給她,還直誇她難幹,惹得大吉四人一陣羨慕。

他們長這麽大,可從來沒有過零花錢,更沒有自己買過東西。

曉曉卻這麽小就能自己買東西,二嬸還誇她能幹,可真讓人羨慕。

吃飯時,林滿堂陪著打井隊吃飯。

用生姜、香菜、蔥和大蒜熬制而成的魚湯、再加上汁美肉嫩的小雜魚。看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魚肉,小心翼翼退掉刺,吃進嘴裏,那鮮嫩香濃的汁水即刻湧入口中,令人回味無窮,唇齒留香。

打井隊個個吃得那叫一個滿足。

大吉幾個聞著二叔家那邊的飯菜香,直吸鼻子。

不過他們只能吸吸,菜剛出鍋時,李秀琴趁其他人不注意給他們窩窩頭上沾了些湯汁,過了讒癮,現在再去要,那就是不懂事了。

他們畢竟還在守孝,當著外人還是得收斂點兒。

大吉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拐著彎把二嬸給曉曉零花錢這事說了,末了可憐兮兮看著親娘,“娘,我們能不能也有零花錢啊?”

分了家,劉翠花掌管大房的錢。

她本來就是一文錢掰成八瓣花的人,過日子則是能省則省,哪舍得給兒子零花錢。

再說了小孩子家家要那麽多錢幹啥。

她瞥了眼大兒子,“你都十五了,等你農忙結束,家裏就要張羅給你娶媳婦了。就得花家裏一大筆錢。你還要零花錢?”

弟弟妹妹目光齊刷刷看過來,哇,他們這麽快就要有大嫂了嗎?

大吉被這麽多目光注視,臉悄悄紅了,梗著脖子道,“我還不想成親。爹,娘,我想學門手藝。”

林福全看了眼大兒子,“學什麽手藝,誰家肯要你啊。”

大吉抿了抿嘴,不服氣,“您都沒帶我去,怎麽就沒人要了。”

林老太擰眉,“我覺得可以試一試。分了家,家裏的地就更少了。等大吉大利再分家,分到他們頭上就更少了。學門手藝,平時農閑時,也能掙些錢。”

林福全微微一怔,細細一想,這話也有道理。只是他們家也沒有親戚會手藝,大吉跟誰學呢?

這年頭手藝可是吃飯的本錢,無親無故,誰會願意收徒跟自己搶食吃呢?不有句老話嘛,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劉翠花細想了下,試探道,“不如就讓大吉跟著二弟妹的爹學看病?”

別看李廣角只是個赤腳大夫,可李家祖上有個能生發的方子。許多外地人都慕名找他治這個病。

李家也因為有這個絕方,日子過得比林家還要好。當初李秀琴的嫁妝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這話剛出口,就被林福全打斷了,“你就別想了。他們連二弟都不肯教,怎麽可能願意教大吉呢。”

林福全看了眼大兒子,“學手藝的事急不得,得慢慢尋。你娘也不是讓你現在就成親,好姑娘得趕緊定下,要不然就被別家搶先了。”

大吉抿了抿嘴,點了下頭。

吃完飯,林滿堂和妻女在門口乘涼。

林曉將自己從山上撿來的野果拿出來給他們看,“爹,娘,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野果?”

林滿堂見女兒興奮的小臉,隨手在裏面扒拉了幾下,“好些我都吃過。”

林曉把自己認為好吃的幾個果子撿出來,舀了一瓢水,洗幹凈,讓他們吃。

在所有野果中林曉最喜歡吃燈籠泡,可惜這果子太少了,而且還有大有小。

林滿堂從裏面挑了幾顆大些的果子,卻沒吃,左看右看,“這好像是姑娘果吧?”

姑娘果分為:紅姑娘,小黃菇娘和紫菇娘。林滿堂說的姑娘果特指小黃姑娘。前世水果店裏賣的就是這個品種。

別看燈籠泡和姑娘果很相似,但是燈籠泡的果實味酸甜,微苦。而姑娘果味甜,多汁,爽口。它裏面的營養成分也遠遠高於燈籠泡。

李秀琴瞧了一眼,“應該是。不過這果子有點偏小。”

不過這是野生的果子,自然比不上前世那些精心栽培的。

林滿堂見女兒喜歡,笑道,“你要是喜歡吃這個果子,不如開春咱們就在地裏種它。”

他們家的五畝沙地就是土層較厚的黑油沙土地,正適合種這種果子。

林曉眼睛亮了,“好啊好啊。”她小眉頭皺得緊緊地,“可是咱們沒有種子啊?”

林滿堂被女兒這樣子逗笑了,指著這裏面的果子道,“種子不就是在這裏面嗎?你吃的時候,有沒有感覺裏面有一粒一粒的籽兒?那個就是種子。”

林曉瞪圓眼睛,不可思議看著這果子,“在這裏?”

她掰開果肉,果然裏面有一粒一粒的籽兒。

她重新舀了一瓢清水,將果子在清水裏面清洗,揀出種子。

只是這種子太少,林曉又拿了些其他野果跟大吉四人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