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3/4頁)

書店掌櫃搖頭,“沒有。”

李秀琴遲疑問道,“會不會是你們書店沒有印這本書,府城興許有呢?”

書店掌櫃笑了,“老朽不才,是建德十三年的秀才。從未聽說過《齊民要術》。”

竟是個秀才,那應該算是這個時代的高材生了,他都沒聽過,那應該就是沒有了?

李秀琴沖他笑笑,“大概是我聽錯了吧。”

“娘?怎麽了?”林曉拿著一刀紙過來,掌櫃報了價格。

李秀琴搖頭,“沒什麽。”

付完錢,三人出了書畫鋪。

買完東西,一家三口到一家面館吃飯。

因為不愛吃這裏的豬肉,林滿堂給女兒要了一碗雞腿面,裏面還打了一個雞蛋。

李秀琴要的是雞絲面。林滿堂要的是素面,比李秀琴那碗省了四文錢。

李秀琴見他這麽省,心疼得不行,勸道,“要不然你也加個雞蛋吧。你這身體也不行,得好好養養。”

別看林滿堂這副身體沒怎麽幹過活,可他吃的跟大家一樣,都是沒營養的飯菜,也虛著呢。

林滿堂壓低聲音,撇了撇嘴,“還是算了吧。一個雞蛋就要三文錢。村裏才賣兩文錢一個呢。”

李秀琴撫了先額,村裏怎麽能跟面館比,人家這面館總要賺錢吧。再說了,他們賺錢就是為了讓家人穿得好,吃得好。

他們其實這幾個月沒當掙,真沒必要節省,再說了省這一文兩文有什麽意義。

李秀琴也不跟他廢話,回頭沖掌櫃道,“給他碗裏加個雞蛋。”

林滿堂嘴裏嫌媳婦浪費,心裏卻為媳婦疼他而高興。

三碗面端上桌,也不知這老鹵是怎麽調的,出鍋便香氣四溢,香飄十裏,讓人聞了忍不住口舌生津,恨不得全塞進嘴裏好好品嘗其中滋味兒。

三人迫不及待拿起筷子,滾燙的熱氣撲面而來,吹了幾下,感覺不怎麽燙了,挑起幾根送進嘴裏。

濃郁的香料混和著高湯,再配上爽滑勁道的手擀面,一入口便令人胃口大開,濃香而不膩、味濃香醇的肉味兒環繞在唇齒之間,細品之下還有鮮嫩的蔥香。

面剛出鍋,香味飄出來後,幾個行人駐足在面館門口,偷偷咽了好幾次口水。甚至有個不懂事的孩子躺在地上打滾耍賴也要他娘給自己買一碗面嘗嘗。

在行人艷羨的目光中,三人將一碗面吃得精光。

放下空碗的那一刻,三人眼底全是笑意。

滿足!

太滿足了!

這是他們一家三口穿過來吃得最美的一頓。

回了家,李秀琴將布料拿給林老太。

對方果然很開心,只是老人家到底節省慣了,嘮叨個沒完,“不是還欠著村裏人錢嘛,怎麽又買布了?多浪費錢啊。”

她又說起林家之所以能有這麽多地,多虧全家懂得節省過日子。

李秀琴自來奢侈慣了,哪受得了這個,忙岔開話題問林老太,“娘,您身上的衣服誰做的?”

林老太低頭瞧了一眼,“還能有誰?你大嫂唄。”

她瞟了眼李秀琴身上的衣服,“你身上的衣服是你自己做的吧?袖子也太大了。多浪費布啊。你瞧瞧你大嫂的袖子,多省面料。”

劉翠花為了節省布料,做的袖子很窄,很是貼身。但是她的手藝不太好,針腳顯得很粗糙,還不如原身呢。

李秀琴與林老太閑聊一會兒,就回了家。

頭花掙了些錢,李秀琴越發有信心。

她拿著布料到了村長家。

村長媳婦問她頭花賣得怎麽樣,劉翠花點頭,“賣掉了。頭花只肯給二十文一個。不過對方讓我把花樣賣給她,得了兩百文錢。我小賺一點。”

村長媳婦聽她賺了些錢,心終於踏實了。

李秀琴把布料拿出來,又拿出一張新畫出來的花樣,“這是個新的,桂香再幫我做吧。”

她又將自家做衣服的布料翻給春娘看,“這裏的布料是給我家人的衣服。春娘看著給做吧。左右離天冷還有些日子,你慢慢做,不著急。”

村長媳婦笑了,“哎喲,這麽好的面料,你今年這是發財了呀?”

“發啥財呀。”李秀琴擺了擺手,“我這辛苦一個夏天賣涼粉,起早貪黑,怎麽也得給自己做身新衣穿穿。”

村長媳婦點頭,“是這個理兒。咱掙錢不就是為了這份體面嘛。”

“就是這麽說呢。”李秀琴看向春娘,“能做嗎?”

春娘點了下頭。

李秀琴把給林滿堂買的那塊布桂香看,“先給曉曉她爹做身秋衣。然後再做裏衣。”

幸好她知道她男人的性子,特地要了一丈的布,要不然只她和閨女有新衣,她男人沒有,多不好啊。一家人就得齊齊整整,都有新衣穿,那才叫圓滿。

她先讓春娘幫忙做秋衣,也是想看看對方手藝如何。要不然冬衣可不敢交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