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頁)

但是做生意,也得要早出晚歸,一點也不比種地輕松啊。

以那兩人的德行,他真的不相信他們能舍下面子滿村吆喝。

劉翠花點頭,遲疑良久道,“我爹身子骨越來越不成了。”

她回來時,特地繞道去了李廣角家,打聽過她爹的病情。對方告訴她,她爹身子骨已經熬壞了。就這一兩年了。

林福全聽罷,良久一嘆,“嶽父也是用心良苦了。”

興許這是嶽父最後一次開口讓他們幫兩個小舅子,林滿堂沒忍心拒絕,哪怕他心裏還打著鼓,並不看好他們,卻還是應了。

本來就是姻親,之前沒答應兩家的婚事,要是連這點忙都不答應,嶽父一家該說他沒有人情味兒了。

再說了兩個小舅子願意放下書本掙錢養家,他只有高興的份兒,哪能阻止呢。

他思忖片刻,決定去找二弟問問。

他二弟都能讓別人跟著賣涼粉,讓親戚一塊幫著賣,應該也沒問題。

吃完飯,林福全去坡地那邊找林滿堂。他正在和張順星一塊綁籬笆,林福全二話不說過來幫忙。

忙了一會兒,林福全問起二弟,今年賣涼粉要找哪些人。

林滿堂詫異道,“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我今年去府城賣涼粉。”他想了想,“大哥,你就留在家做涼粉吧。讓村民們幫你賣。”

林福全瞪圓眼睛,驚喜來得太快,他有些不敢相信,只是遲疑,“這不好吧,這涼粉畢竟是你的生意。”

他心裏感動得不行,他那三個舅子只想著占他便宜,可他二弟只想著幫襯他。

林滿堂毫不在意,“我就一個人,顧得了那邊,就顧不了這邊。再說了,這涼粉已經有人琢磨出來了。大哥,與其便宜外人,還不如便宜自家人。”

林福全心想這才是親兄弟呢,有發財的機會都想著自家人,他暖和得不行,手上動作加快,“行。”

既然二弟都答應讓他賣涼粉了,那他讓兩個舅兄過來拿涼粉,就沒必要告訴二弟了。

林福全回了家,就將這事告訴了劉翠花,末了感慨道,“這才是親兄弟呢。”

劉翠花剛聽到還很高興,聽到他這句感慨,面上有些許不自在,只含糊道,“以後大吉大利也會這麽好的。”

林福全點了點頭。

劉翠花很快傳信回娘家。

娘家那邊得到消息,全都松了一口氣。

五月上旬,果園的籬笆紮完,麥子也由綠轉黃,變成熟了,一望無際到處都是金黃的田野以及搶收莊稼的農民。

林滿堂這次依舊找周木生幫忙收莊稼。

他自己則是天天帶著媳婦女兒來往劉家村磨他的豌豆。他要把一萬斤豌豆全部制成豌豆澱粉。

一是運輸方便。一百斤豌豆可以出幹澱粉四十一斤,一萬斤豌豆全部磨成粉,也只有四千一百斤,只用兩輛牛車就能裝下。

二是隨取隨用。林滿堂不確定府城有沒有像劉家村這樣的水磨,他不想像去年那樣手忙腳亂,勢必要先做好準備。把豌豆磨好後,經過六個時辰的沉澱分離出澱粉和酸漿。

倒掉酸漿得到的澱粉還不是最純粹的澱粉,去年他們直接就用這種澱粉來做涼粉,裏面還有不少雜質。

到府城,那裏消費水平高,林滿堂就想做出更白更透的涼粉。這澱粉就需要再過濾一遍。

將一根有手指頭粗細的籮索掛在橫梁上,兩端套在十字形的瀝架上,瀝架的四頭綁著三尺見方的瀝帕,瀝帕下面放著洗幹凈的木桶,將澱粉倒進瀝帕裏。

手動搖晃瀝架,豌豆汁通過瀝帕流進木桶裏,用清水多沖兌幾次,木桶裏的豌豆汁通過沉澱露出白1花1花的粉,這就是豌豆澱粉,而瀝帕裏就是過濾後沒有什麽營養的豌豆渣了。

不過李秀琴覺得這東西可以用來喂豬,所以將這些豌豆渣放在簾子上晾曬。

磨好的澱粉放在另一個簾子曬幹。曬幹後的澱粉放入裏面加了一層油紙袋的麻袋,而後在袋裏放大蒜防潮,隨後將麻袋放至陰涼處。

常溫下,豌豆澱粉可以保存三個月到一年。完全不用擔心豌豆澱粉會放壞。

周木生花了三天時間就將五畝麥地全部收完。

因為要趕著去府城,林滿堂麥子收好後,就讓媳婦女兒到打谷場翻曬麥子。

而他則去大哥家借牛和周木生一塊耕地。

這時候的耕地方式是從漢朝時就傳下來的二牛擡杠法。耕種時,一人在前方牽牛一人坐在杠上腳踏連犁控犁滑入土深淺,一個在後方扶持犁耙。每天只能兩畝地。

而林滿堂在前世,生產隊用的是雙滑犁,一天能耕十多畝。

雙滑犁比犁耙多了兩個頭。林滿堂原本想去集市定制雙滑犁,但想到最近都在秋收,鐵匠未必會去擺攤,便沒有去。

花了兩天半時間,與周木生一塊將五畝沙地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