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3頁)

第一天,四家酒樓從林滿堂這邊買了三百斤絲瓜,當天晌午四家酒樓全部上了這道絲瓜炒雞蛋,價格便宜,吸引不少顧客。

其他酒樓見他們生意這麽好,便也加入采買隊伍。

很快,林滿堂每天就能賣出六百斤絲瓜。

不過這還遠遠不夠,絲瓜長得快,每天都有一千斤嫩絲瓜等著采摘,剩下四百斤就沒了著落。

林滿堂拿到集市上賣,三文錢一斤賣給別人,一天也能賣出一百斤。

實在賣不出,林滿堂就送給親戚朋友,比如嶽父家,莊哥家,關青家以及舅舅家。

送過兩回後,林滿堂就不再送了,而是留在藤上,等著它們變老。

絲瓜渾身都是寶。嫩的時候,可以炒菜,老的時候可以制成絲瓜絡,洗碗擦背都能用到它。

就連絲瓜水都可以美白皮膚。李秀琴每天早上就割斷絲瓜枝,在下面放一個陶瓶接絲瓜水。

絲瓜水含有醣類、植物粘液、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可以當爽膚用,可以補充水分,讓皮膚水嫩、細膩。

用了一段時間,李秀琴發覺自己皮膚比之前好多了。

以前她其實不相信這些廉價的東西,但到了古代,她沒有別的可用,發現便宜也有好貨。

她也將此事大方告訴村裏其他人,有那些種絲瓜的人家當即就回家采摘絲瓜水,沒有的人就上門向李秀琴討要,當然人家也不白要,會送些自己種的蔬菜。

沒過多久,全村女人都用上這簡單又便宜的絲瓜水了。

這天林滿堂正在地裏給花生澆水,喜鵲就過來找他,說是家裏來了客人。

林滿堂也不敢耽擱,提了水桶就回了家。

來的正是莊哥,正坐在堂屋吃冰棍,眼睛還直勾勾瞅著屋裏的風扇。

林滿堂跟他打了聲招呼,正要回屋換衣服,莊哥攔住了他,“哎,不用,我來有點事,待會兒就得走。”

林滿堂找個凳子坐下,“啥事啊?”

莊哥喜滋滋靠近,“前幾天,你不是送了我一筐絲瓜嘛,我就拿去孝順管家了,他又獻給了老爺。也巧了,大人全家人都喜歡吃,就讓我過來你這兒采買,讓你每天早上送五十斤去。”

林滿堂沒想到送東西還有這收獲,當即笑了,“行啊。”

莊哥從兜裏掏了錢,“明早寅時(早上五點),我過來你這邊,你給我摘些嫩的,我順道就給帶過去了。”

林滿堂喜得不成,還省了自己送的功夫,那就更好了,忙不叠道,“那成,我明天一定摘最嫩的。”

莊哥笑笑,吃完一根冰棍,看向這風扇,“這東西不錯。你家還有嗎?”

這是想獻給縣令呢,可惜只有一個,林滿堂搖頭。

莊哥想了想,“那你這個賣嗎?”

林滿堂叫來女兒,這東西畢竟是女兒的創意,得問她的意見。

林曉細想了下,“賣吧。最少不能低於二十兩。”

這個要手搖,她娘覺得不實用。明年,她娘打算從月沙河挖兩條小河,圍繞他們家,到時候可以用水流做個自動風扇。比這個可省事多了。

莊哥不可思議看著她,顯些以為自己聽錯了,“二十兩?”

這小丫頭可真敢要啊,這用鐵超過五斤了嗎?她張嘴就要這麽多。

林曉卻一本正經道,“這風扇獨自一家,賣給縣令,以後我想用它賺錢都沒法了。”

莊哥一想也是,“那成,我明早一塊帶過去,要是他們不要,我再給你們帶回來。”

林曉點頭,“成。”

別看這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每一樣都有精確數據,根本不是看一眼就能制成的。尤其是扇葉的弧度,都是精確計算得來的。

第二日一早,莊哥過來拿絲瓜,看到不少人在排隊,原來縣城酒樓都在這兒拿絲瓜呢。

莊哥拿完後,帶上風扇,上了牛車。

走時,李秀琴特地給了他一罐絲瓜水,“這個可以敷在臉上,效果不錯。你可以拿來送給縣令夫人。”

莊哥謝了又謝。

李秀琴又跟他說了幾個注意事項,“十六歲以後的姑娘最好別用。還有過敏的話,最好也不要用。每罐絲瓜水最好別超過兩個時辰。”

她這是純天然的絲瓜水,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很容易壞掉。

莊哥點頭記下。

當天下午,莊哥就回來了,遞給林滿堂二十兩銀元寶以及一錠小銀元寶,“這是縣令夫人賞我的。她說那絲瓜水,她兩個丫環用著不錯,以後每天都送二十瓶過去。她給錢。對了,那水多少錢啊?”

林滿堂將那小銀元寶推回去,“這是縣令夫人賞你的,跟咱們可沒關系。”

莊哥也沒跟他客氣,將小銀元寶收回去。

林滿堂也不知絲瓜水要賣多少錢,便叫來李秀琴。

李秀琴想了想,“就二十文一罐吧。我那瓶子也要花錢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