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頁)

林滿堂見女兒要走,趕緊叫住人,“曉曉啊?”

林曉回頭,“啊?”

林滿堂雙手交握在一起,“爹能不能跟你商量點事兒?你以後能不能別逢人就說我要考科舉啊?”

林曉不解地望著他,“為啥?你小時候不是經常跟別人說,我將來要考大學嗎?”

林滿堂:“……”

李秀琴差點笑出了聲兒,但看到丈夫被噎得說不出話來,又覺得他可憐,忙打圓場,“曉曉,你倆不一樣。”

林曉撓頭不解,“怎麽不一樣?不都是考試嗎?”

李秀琴拉她坐下,拍拍她手背,“你從小就是學霸,考大學那就跟玩似的。你爹都多少年沒碰書本了,他現在就是個學渣。考上童生的概率比那姑娘果發芽率都低。你現在逢人就說,萬一他將來考不上,多丟面子啊。”

林滿堂一臉感動,他媳婦就是善解人意。

林曉擰眉,看了眼父親,板著臉從椅子上站起來,小大人似地拍拍他肩膀,“爹,我知道你現在沒信心。但你放心,只要有我在,我一定會讓你通過縣試的。不就是考試嗎?多大點事兒。你等著吧。我現在就回屋給你整理資料去。”

說完,她氣勢洶洶進了屋,一副要跟書本死磕的架勢。

看到女兒這副要跟人幹仗的架勢,林滿堂心裏發慌,他閨女性子軸,說幹啥就一定要幹成,幹不成,她也得知道自己為啥幹不成?反正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每次考完試,凡是錯的題,她都要抄個幾十遍,然後一天看三次,直到自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

要是由她來督促自己學習,他可以想象女兒從小仙女化身成滅絕師太,那副無情又冷酷的可怖場景。

林滿堂忍不住打了個哆嗦,下意識向他媳婦求教。

這次李秀琴也沒招了,雙手一攤,朝他聳了聳臉,一臉無奈,“你自求多福吧。”

林滿堂:“……”

臘月初二,晴天無風,易出行。

林滿堂、林廣源、林廣仁、林福全、關大郎以及王高六個人四輛牛車浩浩蕩蕩往府城方向出發了。

村民們看著他們興師動眾跑去府城賣豬,就有些不理解,可還是遙祝他們一路平安。

幸運的是這一路都沒下雨下雪,只是天越來越冷,冷風直往人脖子裏鉆。

不幸的是,豬受不了顛簸,一路都在嚎叫。

擔心豬在路上生病,林滿堂讓大夥放慢速度,原本一百二十裏的路,愣是走了六天才到。

第六天早上,一行人到了府城。

林滿堂沒讓大夥直接進城,而是在府城外面的村子裏落了腳。

他們在這村子租了個院子,裏面什麽都是現成的,就連豬圈都有。

將豬趕進豬圈,林滿堂才跟大家解釋,“咱這豬晃悠了一路,最近吃不下東西,都餓瘦了,還是先養幾天吧,正好我進城辦點事兒。”

大夥倒是沒意見,這豬看起來病懨懨的,估計也賣不上價。養幾天恢復精神氣,也能好點兒。

林滿堂細心叮囑林福全一定要好好喂豬,記得給它們吃煮過的豬食,喝燒開後放溫的水。

這份細心周到,好像他喂的不是豬而是自家孩子。

林福全已經被他磨得脾氣都沒了,揮了揮手,讓他趕緊辦他的事去。

林滿堂入了城,他先跟瓷器店掌櫃打聽哪兒有瓷窯,能不能接受定制。

他倒是問對人了,這瓷器店掌櫃與瓷器窯的場主是連襟,聽他要定制,當即就帶他去見了場主。

林滿堂將女兒畫的圖交給場主,對方見這東西奇形怪狀,不免有些好奇,“這啥東西啊?”

林滿堂笑笑,“我女兒畫的。她讓我幫著做出來。能做嗎?”

場主打量林滿堂好幾眼,瞧他穿得也不怎麽樣,怎麽這麽溺愛女兒。居然花這麽多錢做這個。

“可以是可以,不過我們得到十二號才開窯。”

“可以。我沒問題。”只是晚幾天而已,林滿堂自然等得起。

“你這幾樣東西,看起來不難,但你這上面都標了尺寸,我們就得仔細著做。這樣吧,你就給十吊吧。”

林滿堂瞠目結舌,只是三樣東西而已,要價居然這麽貴。

不過想到媳婦非要制酒精,他到底還是答應了,“那給我做兩套吧。”

“行。”

交完錢,約定十五號再過來拿貨。這瓷器要燒三天三夜才能開窯。

那瓷器店掌櫃與場主還有話說,林滿堂獨自從窯場出來,他也不急著回去,而是漫無目的在府城街道閑逛。

路過嶽福樓時,林滿堂看到不少食客進了嶽福樓,與之相對應的是另外幾家酒樓生意明顯差了很多。

林滿堂沒有進酒樓,而是到賣肉的攤位前問生豬的價錢。

對方回答,“八文。”

新陵縣生豬價是六文四,這邊貴了一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