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2頁)

這是想賣侄女呢,李秀琴嘆了口氣,也沒法說什麽,“行,這姑娘挺不錯。”

媒婆見她沒意見,又問,“你們啥時候過來相看啊?”

這會肯定不行,天太熱了,李秀琴可不想再遭這個罪,就道,“還是等農閑時吧。”

媒婆點頭,“那成,等我問過女方意見,確定好日子,我就通知你們。”

李秀琴點頭。

三人閑聊一會兒,說了會田裏的收成,又聊了會兒八卦,瞅著天色不早,李秀琴和劉翠花就告辭離開了。

回到村子,天已經黑了,剛到家門口,李秀琴就發現門鼻上面掛了一個簍子。

這簍子造型粗糙,看著有幾分眼熟,仔細一瞧,不正是枝秀的手藝嗎?

她打開簍子見裏面是半簍知了猴。

李秀琴心裏酸酸脹脹,這孩子忙了大半天摸到的知了猴,怎麽全送給他們了?

過了幾天,枝秀帶著兩個哥哥來借書,林曉一個人在家翻譯《孟子》。

昨兒遇到一個難題,她去問文先生,可是她翻了《說文解字》總覺得文先生說得不對,就遲遲沒下筆。

聽到有人敲門,她放下筆,過來開門,看到來人,她微微有些驚訝,“枝秀,你怎麽來了?快進來。”

三人進了堂屋,看到堂屋有個自動轉動的風扇,不由好奇湊過來。

林曉將風扇頭往他們那方向吹,三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枝秀將帶來的幹蘑菇遞過來,“這是我從山上摘的,家裏也沒什麽貴重東西。你別嫌棄。”

林曉接過來,“這麽好的蘑菇還嫌棄,那該打板子了。”

枝秀笑笑,問道,“叔叔,嬸子不在家嗎?”

“我爹去集市買紙了,我娘去果園摘果子了。你們找他們有事兒?”林曉想著她爹娘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就主動道,“有什麽事跟我說也是一樣的。”

枝秀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兩個哥哥。

枝秀大哥劉文麟上前施了一禮,“上次送的書冊太有用處了,冒昧打擾,想著再借幾本,不知方不方便?”

這才一年多沒見,這人就像脫胎換骨了似的,一舉一動都透出書生的端方有禮。

林曉愣了下,點了點頭,“行啊,我暫時還用不著,估計得再過些日子才看這些。”

劉文麟和劉文奎歡喜得不成,連連道謝。

林曉讓枝秀跟她一塊到屋裏搬書。

她書房是和臥室相聯的,到底是女兒家的閨房,他們兩個少年郎進去不合適。

兩個小姑娘自然擡不動那麽重的箱子,就只能拖出來。

林曉抹了下額頭上的汗,“你們自己挑吧。看完後,再過來換新的也成。”

劉文麟和劉文奎拱手施了一禮。兩人蹲在地上挑書。

林曉問枝秀這些日子在做什麽,枝秀笑盈盈回答,“知了猴已經沒了,我打算再割草藥。”

林曉聽她只能做這些無本買賣,看了眼她曬得黑紅的小臉,“我覺得做這些掙不到多少錢。不如做生意來錢快。”

枝秀苦笑,“做生意需要本錢,還得擔風險。我承受不起。”

林曉怔了怔,也是啊。她只想到做生意來錢快,可忘了做生意要冒風險的。

就在這時,劉文麟和劉文奎齊聲道,“我們挑好了。”

林曉見他們挑好了書,好奇問,“你們能看得懂嗎?”

她現在看這些文章都看不太懂呢。這兩人識字也沒比她早多久吧?

劉文麟一愣,點頭,“上次那兩本,我們遇到不會的地方就問先生,他解答後,琢磨幾天,大多都弄明白了。”

林曉之前聽枝秀提起過,她兩個哥哥拜他們村一位先生為師。

但聽兩人這話裏意思,這先生似乎是有真本事的。

她不免好奇起來,想了想,將昨天遇到的難題拿出來考考他們。

說是討教他們,其實她心裏對他們不報希望,想的是讓對方能不能幫忙回去問問。

可她沒想到,這兩人不僅會,而且答得很全面。

林曉心裏有種說不出的感覺,試探問,“你們拜的先生是個秀才?”

劉文麟和劉文奎對視一眼,而後齊齊看向枝秀,都在等她拿主意。

枝秀咬著下唇,靠近林曉,趴在她耳邊小聲道,“不是,他家裏犯了事,全家都被貶成軍戶。他以前只會讀書,沒幹過重活,差點死在軍戶村。他看我兩個哥哥想念書,就讓哥哥們幫他做活,他教他們念書。聽說他以前還是個舉人呢。”

林曉眼前一亮,居然拜舉人為師?怪不得枝秀肯花錢供他們讀書呢,看來他們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