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頁)

兩人下了牛車入了城就一路忐忑。

縣城門口擠滿了人,縣試成績公布叫發案,每次發案都要鳴炮。發案成績也會全部張貼。

不過卻不是豎排,而是用圓式,前五十名以內為第一圈,圓圈分為內外兩層,外面是前三十名,內層是第三十一至第五十名。

第二圈以此類推。

鳴炮後,百姓像瘋了似地擠到布告欄前,李秀琴和林曉是姑娘家就很吃虧,不好擠在一群大老爺們堆裏,就只能站在外面幹瞪眼。

林曉等著心焦,就豎著耳朵聽裏面的人唱名。

但兩人站得太遠,人群吵雜,她聽得迷迷糊糊,根本聽不清楚。

一直等到晌午,那些看過成績的人回去報信,人才漸漸少了。

前五十六名,就代表被取中,李秀琴和林曉就盯著前面第一圈瞧。

嗯,看了兩遍,五十個名額沒有林滿堂的名字,在第四的位置發現劉文麟的名字。

李秀琴誇張叫道,“哎呀,這孩子考得還挺好,居然這麽靠前。”

林曉也是暗暗咂舌。

李秀琴叫完,就去看第二圈,隨即就是一陣狂喜,“曉曉,你快過來看看,這是不是你爹的名字?”

林曉湊過來,正要去看,李秀琴一拍巴掌,“哎呀,他這是考了七十七名呀。這第一關就給刷掉了。你爹可怎麽好喲,你說他為了考試,這些日子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從來也沒見他這麽刻苦,這下好了,還是沒通過……”

李秀琴為她男人叫屈,真的,那文言文說得就不是人話,也不是給人看的。那叫一個拗口。偏偏她男人咬牙全給背會了。

林曉盯著那圓圈,“不對啊,娘,咱爹不是五十五名嗎?”

李秀琴一個咯噔,也不哭了,收了淚,“啊?五十五名?你哄我吧?”

林曉逆時針在圈上劃拉一下,“是五十五沒錯啊。”

李秀琴抹了淚,跟女兒大眼瞪小眼,“名次不是順時針嗎?”

“逆時針。”

李秀琴還是不信,拉了正好過來看榜的書生問,“這成績是咋看的?”

書生便給他們劃了一個圈。

李秀琴樂得直拍巴掌,“哎呀,你爹真中了。他居然能中。他可就看了兩天的書,之前就一直琢磨怎麽做文章呢。他可真是個天才。”

林曉滿臉幽怨,她今兒可算知道什麽叫變臉了。

剛剛還說她爹讀書有多麽多麽不容易,這會子又說她爹是天才。

娘,您這改口也改得太快了吧?

李秀琴卻半點不覺得有什麽,喜滋滋攬著女兒的肩膀,“走,快回去將這事告訴你爹,可得讓他高興高興。”

林曉也樂了,“好。”

不管咋樣,她爹努力一年多,終於有成效了。

雖然倒數第二,但是好歹考上了呀。

出了城,李秀琴就將這事告訴了林福全,他雙眼瞪圓,搓著手不敢相信,“啊?真的?滿堂真的中了?”

咋這麽懸乎呢。村長家的三個孩子讀了那麽多年的書只有一個中了童生,他二弟只學了一年多就中了?

李秀琴上了牛車,問女兒,“你說下一場,你爹考得咋樣?”

林福全回頭,“啊?還有下一場?”

“是啊。”林曉掰著指頭算給他聽,“還剩下四場。縣試通過後,還要進行府試,府試通過才叫童生。要是沒通過,就得重考。”

林福全一顆心唰得落下來,“啊?還有那麽多場啊。那咱們還是夾著尾巴吧。”

李秀琴聞言笑了,“對。先別告訴大夥。要是沒考上,傳出去到底不好聽。”

林滿堂科舉之事除了大哥和林昌盛知道,村裏其他人家都不知曉。

林昌盛知道是因為具保書上要他簽字。當然大莊村的裏正也要簽名。

上次秦知府審案,龔福海在公堂之上將裏正給抖了出來,可他當時只是說林滿堂沒後台,也沒犯什麽事兒,秦知府自然不可能給他定罪。

偏偏他做賊心虛,覺得村民們看他的眼神帶著鄙視,憂心忡忡就病倒了。

林滿堂要簽字,他二話不說就給簽了。只是簽完之後,擔心林滿堂考中之後,找自己算賬,他的病情越發重了。

到了家,李秀琴和林曉跳下牛車,範寡婦過來開門,眼巴巴盯著她們瞧。

李秀琴故意板著臉,“老爺呢?”

“在屋裏讀書呢。”

李秀琴樂了,“他倒是沉得住氣。”

範寡婦聞言眼睛一亮,再低頭看著林曉,見她點了下頭,範寡婦立刻去灶房準備好飯好菜為老爺慶祝。

進了堂屋,李秀琴推門進去,林滿堂依舊認真讀書,半點沒受影響。

這就搞得李秀琴很尷尬,原本想逗逗他,沒想到人家這樣老實,她要是開玩笑,反倒趁得她像個傻子。

李秀琴輕咳一聲。

林滿堂放下書,“多少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