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4頁)

林滿堂不知道從前,也不好接這話啊,岔開話題問起養豬的事兒。

他考試這段時間,村裏人也都忙著蓋豬圈,抓小豬仔。

徐方那邊要一千頭小豬仔,興許以為這是最後一次賺錢機會,大夥都卯足了勁兒養,全村共養了一千兩百三十四頭。

這麽多頭小豬仔都是關屠夫幫忙買的。他已經好些日子沒殺豬了,天天帶著三個兒子城西城南的跑,花費好一番功夫才將小豬仔湊齊。也因此今年小豬仔的價格每頭上漲了三十文。

買完小豬仔,李秀琴就挨家挨戶上門敲豬。

林滿堂在屋裏讀書,關緊門窗都能聽到小豬仔撕心裂肺的嚎叫。

林昌盛笑了,“早就已經敲好了。現在正在抓草藥喂呢。”

之前李秀琴的中藥是不需要花錢的,喜鵲、林曉和張順星在坡地那邊割回來,就夠家裏用的。

可今年養豬人家太多了,坡地那邊的中藥根本供應不上。

李秀琴就集合村民們,征求他們的意見統一到縣城藥鋪定一批中藥。

因為定的多,價格便宜不少。

林滿堂到底不放心,“那由誰負責監管呢?”

因為他要考試,林昌盛不好打擾他,就主動安排別人監管。

“你堂哥廣源。他嗓門大,站在外面,吼一嗓子就行,不用特地進去。”

為了避免傳染,他們制定了規矩,每個養豬場固定一人喂豬,進去後,除非特大事情,否則這一年都不要出來。為了讓大夥遵守,他還特地找人專門監管這塊。

林福全憂心忡忡,“但是最近天氣越來越熱,蚊子和蒼蠅多了不少。弟妹之前說這兩個也會造成豬瘟,我就想問問有沒有辦法?”

為了消滅這些蒼蠅,他們天天拿拍子打,但是偶爾也會打到豬身上,豬因此受到不少驚嚇。

林滿堂看向李秀琴,“你能配出藥嗎?”

九十年代鄉下流行過一種蒼蠅紙,放在空處,沒一會兒就能粘到不少蒼蠅。

李秀琴明白他的意思,“蒼蠅我來想辦法。”

至於滅蚊,鄉下人有許多土辦法,其中最省錢的辦法就是燃燒蒲棒或是將艾蒿曬幹磨成粉,找一個可以燒的罐子,將粉末放進去。蚊子很快就能趕走,但是這兩種辦法會產生大量煙霧。

李秀琴前世家裏用的是滅蚊燈,效果比這兩種好用,但是未必省錢。所以她也就不說了。

第二天,李秀琴就開始研究怎麽制作蒼蠅紙。

這邊紙太貴,她改用木板。

前世蒼蠅紙兩大原料分別是:強力膠和糖。

古代沒有強力膠,李秀琴只能用魚鰾膠,這東西不僅制作起來費事,一個時辰後粘性就會變得全無,之後表面就會變硬,根本沒辦法用。

李秀琴失望透頂。

林曉湊過來,摸著已經發硬的膠,“娘,就沒有別的膠了嗎?”

李秀琴細想了下,“其實粘蟲板用的是蟲膠,這東西是藥材也是染料,每年國家都會從真臘、波斯、昆侖三國進口。這麽貴的東西用來粘蟲太不劃算。”

林曉擰眉,“娘,要不然我給你制作捕蠅神器吧?也許效果沒你的那個好,但是好歹能捕蒼蠅。”

李秀琴側頭看向女兒,“你怎麽做?”

前世她也在網上看過不少捕蠅神器,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幾個塑料瓶組合在一塊就能抓很多蒼蠅。

但是她試過,用陶罐和木頭來做,根本不管用。

李秀琴將她的失敗品拿給女兒看,林曉指著這陶罐和木頭,“娘,蒼蠅有向上爬飛的趨光性。陶罐和木頭都是黑的,蒼蠅是不會飛進去的。”

李秀琴一怔,所以用透明塑料瓶就可以,用陶罐和木頭就不行。她還以為是陶罐和木頭太笨重,所以蒼蠅才不飛進來呢。

林曉想了想,“我來用透明紗試試。”

之前做頭花,家裏還剩下一些透明紗,這種紗的質地十分輕薄,完全透光,很適合做網。

她用竹子做成一個網,下面的網向上凹,有一個銅錢大的小孔,蒼蠅可以通過這個孔向網裏飛。在這網的下面扣一個盤子,可以吸引蒼蠅過來。

林曉在盤子上放了些早上殺雞時留的內臟,這些東西腥味很重,很容易招蒼蠅。

做好後,她掛在西院的豬圈裏。

“怎麽樣?能行嗎?”李秀琴見女兒做好了,也跟過來看看。

喜鵲和林曉正在觀察效果。

現在氣溫還沒升上來,蒼蠅還比較少,兩人守了好一會兒,也不見蒼蠅過來。

林曉等得有些不耐煩,沖喜鵲道,“我先回屋看書,等抓到,記得叫我啊。”

喜鵲點頭答應。

李秀琴看著女兒的背影,有些犯起嘀咕,“該不會抓不到吧?”

話音剛落,就聽喜鵲歡喜得蹦起來,“抓到了。有個蒼蠅飛進去了。”

李秀琴眼睛一亮,趕緊跑過去,果然有個綠頭蒼蠅飛了進去,還在裏面橫沖直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