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3頁)

秦官正在交待幾位教諭,聽到內侍傳話,皇上宣他進官,還有些受寵若驚。

別看他是從三品官,但總明觀向來只負責研究天文,不摻和政事。

最近總明觀在研究天象,皇上找自己能有什麽事呢?

想不通,他就不想。左右皇上不可能不讓自己教書。

懷著這份坦蕩,秦官進了宮。

皇上將打谷機展示給秦官看,“秦愛卿覺得這東西如何?”

秦官出身世家,先皇在世時,他曾當過禦史,對先皇許多荒唐事都敢直諫,尤其是蕭國公一家被處死,他更是跪在大殿外三天三夜,可惜先皇執意要殺,將秦官打了四十打板,就將人攆出宮。

秦官心灰意冷,憤而辭官。

直至新皇登基,太皇恢復他的官身,讓他重當禦史大夫,他卻只想研究天象,太後便讓他到總明觀任職。總明觀是月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相當於現代的科學院。

別看這人已年過六十,卻是個好玩的性子。

他以祖沖之為榜樣,研究自然天文學,他對許多農作物也是知之甚詳。

現在看到這打谷機,他不由驚訝於它的奇妙,當著皇上的面就試了起來。

皇上也由著他,等他玩夠了,才問,“怎麽樣?”

秦官躬身回稟,“回皇上,這打谷機設計精巧,可為農民省下不少時日。”

農忙每到農忙都要雙搶。

農忙大約需要二十天時間,農忙想要糧食收上來,就要確保這段時間不下雨,說白了就是跟老天爺搶時間。

從收割到入庫,需要許多個步驟,每一步都需要花費人力物力。而且必不可省。

現在有了這個打谷機,農忙打稻谷就能省下不少時間,這東西絕對利國利民。

皇上點頭,“秦愛卿可知這東西出自何人之手?”

秦官細想了下,“難不成是出自工部?”

皇上沉著臉,哼道,“一群酒囊飯袋之徒。不提也罷。”

換了別人聽到皇上發怒可能會害怕,但秦官當過禦史台的一把手,對皇上都敢參,倒是沒那麽怕,反而眼巴巴看著皇 ,等著對方回答。

皇上被他這表情取悅了,笑道,“秦愛卿有所不知,此物出自一個十歲女童之手。”

秦官聽罷,眼睛瞪得溜圓,頭一個念頭不是驚奇,而是懷疑。

這該不會是大人做出來了,為了駁名聲,所以拿孩子當幌子吧?

他自己就是文人,知道那些文人為了出名,什麽法子都敢使。

他剛想將自己猜測說出口,突然想到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女童出書事件。

說起來,林曉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氣。

這不是書肆掌櫃的功勞,他們計劃在年底將書送至京城。

林曉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為新陵縣縣令的一封奏報。

對方將林滿堂的果園和林曉寫的三本書呈給上官。

上官又呈給上官的上官,一級一級呈上去,這事就傳開了。

本來嘛,一棵樹長五種果子就夠稀奇的。沒想到想出這種植法的農民居然讓自己十歲的女兒將其寫成書。

這兩件事加起來,絕對吸引人眼球。

這事剛開始在官員圈傳播,秦官自然也有所耳聞也知道了。

別人當個樂子來聽,他卻是好真的好奇,親自遣仆人到新陵來購買書籍。

回了家就開始研讀,並且打算等明年春暖花開時,就照此法實驗。

嗯,還沒開始實驗,現在皇上又告訴他,這孩子又做出了新東西,就是眼前這個打谷機。

這女娃該不會是個神童吧?

他激動得搓著手,迫不及待想要見對方一面,只可惜他現在在總明觀當祭酒,不能丟下那麽多學生,跑去千裏之外的新陵,這可就太讓人難過了。

秦官心裏失落,面上也帶了幾分,回稟的時候,有些遺憾在裏面,“不知皇上找臣來所謂何事?”

皇上讓太監將內閣起草好的聖旨遞給秦官,“朕想讓秦愛卿兼任當一回承旨。”

秦官打開聖旨,看了好半天,“不,不是,皇上,這也太不合規矩了吧?”

昔日祖沖之發明了水磨,水椎等物件,孝武帝只是升了他的官,沒賞他爵位。對方只是寫了三本書,又做這麽個東西,皇上就給了封號。這也太舍得了吧?

皇上擺了擺手,“她是個女子,就算做出太多東西,朕也無法授她官,就只能賞她封號了。對了,她那爹倒是個人才。你宣旨後記得送他幾本袁為尚的文章。”

秦官心一跳,袁為尚可是翰林院的學士,皇上送對方袁為尚的文章,這是想讓對方……

“此事需得保密,若是泄漏,朕……”皇上沒有說下去,秦官卻知道皇上的未盡之意,立刻拱手,“老臣定當遵命。”

皇上點頭,“去吧。”

※※※※※※※※※※※※※※※※※※※※